[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5730.0 | 申请日: | 201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古谷亮太;原富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4/13;H01M4/62;H01M10/052;H01M10/0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于多孔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或多孔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包含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以及溶解于所述离子液体中的锂盐,
所述阴离子为双(氟磺酰基)酰亚胺离子,
所述锂盐为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或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锂,
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以1.6mol/L以上且3.2mol/L以下的浓度包含所述锂盐,
使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的工序是使温度为50℃以上且100℃以下的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使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的工序是使具有50mPa·s以下的粘度的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使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的工序在减压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使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的工序是不使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变性地浸渗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阳离子为吡咯烷鎓系离子或咪唑鎓系离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阳离子为甲基丙基吡咯烷鎓离子或乙基甲基咪唑鎓离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示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内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内的细孔的孔径与孔容之间的关系的log微分孔容分布曲线在孔径为0.6μm以下的范围具有峰。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使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的工序是在将电极集合体放入电池壳体中的状态下进行的,所述电极集合体包含:含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含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以及分隔件。
9.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极集合体、离子液体电解质、以及收纳所述电极集合体和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电池壳体,
所述电极集合体包含:含有多孔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具有多孔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以及分隔件,
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包含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以及溶解于所述离子液体中的锂盐,
所述阴离子为双(氟磺酰基)酰亚胺离子,
所述锂盐为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或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锂,
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以1.6mol/L以上且3.2mol/L以下的浓度包含所述锂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多孔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多孔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中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未变性地浸渗到细孔的各个角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孔径为0.6μm以下的细孔,
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被填充到所述细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阳离子为甲基丙基吡咯烷鎓离子或乙基甲基咪唑鎓离子。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3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初始充放电时的放电容量大于约25mA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57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