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流释放装置、就寝者支援装置和时间告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6100.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谅一;村井雄一;真木孝明;小菅启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A61M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吴春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释放 装置 就寝 支援 时间 告知 | ||
包括释放口(34),间歇性地从所述释放口(34)释放气流,使得用于施加规定作用的周期性的气流与对象者(T)碰撞。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气流释放装置、就寝者支援装置和时间告知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振动诱导睡眠装置包括设置于寝具的励振器。在振动诱导睡眠装置中,以与寝具上的就寝者的脉搏同步的方式从励振器对就寝者施加振动。所述振动对就寝者施加诱导睡眠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3-705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通过励振器对寝具施加振动,因此,所述振动容易向周围传播。因此,所述振动可能会传递至与欲施加规定作用的对象者不同的其他对象者。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对对象者施加规定作用的装置中,抑制振动传递至其他对象者。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形态是一种气流释放装置,所述气流释放装置包括释放口34,所述气流释放装置间歇性地从所述释放口34释放气流,使得用于施加规定作用的气流周期性地与对象者T碰撞。
根据第一形态,间歇性地从释放口34释放气流,使得气流周期性地与对象者T碰撞,以施加规定作用。由此,能抑制振动向对象者T的周围传递。
第二形态是一种就寝者支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就寝者支援装置包括第一形态的气流释放装置30,所述气流释放装置30间歇性地从所述释放口34释放气流,使得气流以规定节奏与作为所述对象者的就寝者T碰撞。
根据第二形态,从释放口34释放的规定节奏的气流与就寝者T碰撞而获得规定作用,因此,能抑制振动向就寝者T的周围传递。
第三形态是在第二形态的就寝者支援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气流释放装置30是涡旋产生装置,所述涡旋产生装置具有输送空气的挤出机构40,并且从所述释放口34将通过所述挤出机构40挤出的空气作为涡旋状气流释放出来。
根据第三形态,能使高指向性的涡旋状气流与就寝者T碰撞。
第四形态是在第三形态的就寝者支援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挤出机构40具有:驱动部41;以及振动板42,所述振动板被所述驱动部41驱动。
根据第四形态,通过驱动部41使振动板42振动,从而能以较短的周期释放涡旋状的气流。
第五形态是在第二至第四形态中的任一形态的就寝者支援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就寝者支援装置包括气流调节部40、45,所述气流调节部使所述气流变化。
第五形态能使各种状态的气流与就寝者T碰撞。
第六形态是在第五形态的就寝者支援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气流调节部40对释放气流的周期进行调节。
根据第六形态,能对气流与就寝者T碰撞的间隔进行调节。
第七形态是在第五或第六形态的就寝者支援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气流调节部40对气流的流速进行调节。
根据第七形态,能对与就寝者T碰撞的风压进行调节。
第八形态是在第五至第七形态中的任一形态的就寝者支援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气流调节部45对气流的方向进行调节。
根据第八形态,容易使气流与就寝者T或就寝者T的规定部位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6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