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收束嘴部及封闭端的柔性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6477.0 | 申请日: | 2019-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R·M·费内尔;J·J·纳尔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顶端拉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25 | 分类号: | B65D33/25;B65D65/38;B65D7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林彦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收束 封闭 柔性 容器 | ||
本发明揭示一种容器,其包括:基底(61)及自站立侧,所述自站立侧从所述基底延伸以界定与所述基底相对的嘴(62),其中所述嘴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收束嘴部及第二收束嘴部(63)及在所述第一收束嘴部与所述第二收束嘴部之间彼此相对的第一内侧及第二内侧;第一拉链部件(67),其从所述嘴的所述第一内侧从所述第一收束嘴部延伸到所述第二收束嘴部;第二拉链部件(68),其从所述嘴的所述第二内侧从所述第一收束嘴部延伸到所述第二收束嘴部,其中所述嘴可在敞开配置与封闭配置之间变形且所述第一拉链部件及所述第二拉链部件在所述嘴敞开时脱离及在所述嘴封闭时接合,其中所述基底、所述侧及所述拉链部件是单体整体容器而无经组装部分,其中所述容器包括硅酮。
本申请案是2018年3月2日申请的第15/910,757号美国申请案的部分接续申请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由硅酮制成的可密封杯子、碗及平底杯的领域。
背景技术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的美国专利6,197,359描述使用硅酮以制造糖果模具及烘焙容器,其中硅酮可用于与食物接触的应用,特定来说,通过与铂交联的工艺获得的甲基-乙烯基-硅酮烷。硅酮是具有聚合物性质的材料,其链由交替的氧及硅原子构成。硅酮通常是通过烷基卤硅烷的水解及后续聚合(皆经酸及碱催化)而制备。烷基卤硅烷实践上是通过经Cu催化的直接工艺制成,其中Si与对应卤烷反应。此工艺提供产物的混合物,其组合物可通过重布工艺改质以产生所要单体。在所属领域中已知硅酮弹性体,其由线性聚合物构成。需要交联相以便提供弹性性质。最常见弹性体是从二氯甲基硅烷衍生的弹性体,其具有在300,000到700,000之间的范围内的分子量。其是通过以下项制成:预聚合,其提供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其纯化及在存在小量单官能材料的情况下的后续聚合以便控制分子量,接着为在存在过氧化物的情况下使材料具有其弹性性质的类似于固化的交联。其他重要弹性体是含有经链结到硅的小比例(0.1%摩尔)的乙烯基的经历远更有效固化的弹性体,及含有在10%到15%摩尔之间的苯基及在低温下的良好弹性性质的弹性体。可通过使用可通过与烷氧基反应而在室温下固化的末端为硅烷醇基的线性聚合物链而获得具有远更低分子量(10,000到100,000)的弹性体。一般来说,硅酮弹性体的最重要特性是其呈现使用的非常广热谱(从-50℃到200℃)而无其性质的显著更改的事实。其具有良好电绝缘性质,在含水介质中不自氧化或经历化学试剂的侵蚀且在存在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不润胀,尽管含有氟或氰基的一些特殊类型提供对此工艺的更大抵抗性。硅酮弹性体在作为电绝缘体、防液剂及氧化保护剂且在气密垫片的制造中找到了其最广泛的工业应用。硅酮是高度惰性材料,且其拒水。硅酮对化学试剂呈惰性,除了强碱及强酸外,且其毒性通常低。这些性质的起源基本上在于Si-O键的高稳定性(106千卡/摩尔),且在于其强部分离子特性。硅酮的其他已知用途是在用于液体的容器(例如酒囊)及用于运送物质的管(例如用于输血的管)的制造中。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的美国公开案2014/0270579揭示一种硅酮袋。特定来说,所述公开案教示具有包括硅酮或类似弹性体的前部分及后部分的袋。前部分及后部分的大小相同且沿着其侧及底部密封在一起,其中沿着顶部分具有嘴。嘴产生腔,物品从所述腔放入且存储或运送以供未来使用。在袋的顶部上的密封机构(经按压到槽中的肋部)密封袋中的物品。袋完全由硅酮模制,其包含密封机构以防水。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的美国公开案2014/0245698揭示一种具有可折叠顶部区域的包装。包装通常包含在其之间至少部分界定内部腔且可通过接取嘴接取的面板部分。顶部部分可提供可经折叠及展开以促进包装用作碗或用于材料内容物的其他带折边(cuffed)容器的折边部件或折边区域。包装可经调适以将其形状保持为碗或带折边容器。可提供再封闭部件以促进包装的再密封。还可提供折叠条、边缘轮廓及加劲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顶端拉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顶端拉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6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制去泛素化酶USP25和USP28
- 下一篇:高回收率电渗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