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电路、包括该电源电路的马达驱动电路以及包括该电源电路或该马达驱动电路的冷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7266.9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俊彰;矢吹俊生;植田成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电路 包括 马达 驱动 以及 冷冻 装置 | ||
为了抑制由冲击电流导致的元件的破坏,在电源电路(20)中,即使在电容器(22)未充分充电的状态下启动热源侧微型计算机(42),主继电器(87)也不接通而使电源线不导通。其结果是,未限流就开始向电容器(22)充电的情况得以避免,由冲击电流导致的元件的破坏得以抑制。
技术领域
涉及将电力供给至直流总线的电源电路、包括该电源电路的马达驱动电路以及包括该电源电路或该马达驱动电路的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将电力供给至直流总线的电源电路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233393号公报)所记载的功率转换装置所公开的那样,在连接交流电源和整流电路的电源线上设置有主继电器,并与主继电器并联连接有由限流电阻和限流继电器构成的限流电路。而且,当交流电源开始电力供给时,在主继电器断开的状态下限流继电器接通,在电容器被充电之后,主继电器接通,限流继电器断开。由此,防止冲击电流流至电容器。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电源电路的电力供给的对象是无刷直流马达那样的、当通过外力旋转时产生感应电压的负荷的情况下,即使在未从电源电路供给电力的状态下,也能通过感应电压启动电源电路的控制手段。
当通过负荷侧的感应电压启动控制手段时,即使电容器未被充分充电,也有可能主继电器接通,从而冲击电流流过,破坏零件。因此,存在抑制由冲击电流导致元件的破坏的技术问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观点的电源电路是将电力供给至至少一对直流总线的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电容器、主继电器和微型计算机。整流电路对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电容器使通过整流电路而被整流的电压平滑。主继电器通过将接点接通或断开,而切换为使连接交流电源和电容器的电源线导通的状态和使所述电源线不导通的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微型计算机决定是否使电源线导通。在启动微型计算机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在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对主继电器进行控制,以使电源线不导通。
在所述电源电路中,即使在电容器未被充分充电的状态下启动微型计算机,主继电器也使电源线不导通。
第二观点的电源电路是在第一观点的电源电路的基础上,还包括电压检测器,所述电压检测器对直流总线电压进行检测。微型计算机在电压检测器的检测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电源线不导通。
在所述电源电路中,获得实际的直流总线电压,因此,在对直流总线电压是否上升进行判断并判断为并非适当值时,主继电器使电源线不导通。
第三观点的电源电路是在第二观点的电源电路的基础上,电压检测器将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电压作为直流总线电压来进行检测。
在所述电源电路中,将实际的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电压作为直流总线电压来检测,因此,即使在电容器未被充电时启动微型计算机,主继电器也使电源线不导通。
第四观点的电源电路是在第一观点的电源电路的基础上,还包括电源电压相位检测电路,所述电源电压相位检测电路对交流电源的电源电压相位进行检测。微型计算机在通过电源电压相位检测电路未检测出相位的情况下使电源线不导通。
在所述电源电路中,在从电源电压相位检测电路未检测出相位时,意味着电容器并未通过原有的路径充电,即使启动微型计算机,主继电器也使电源线不导通。
第五观点的电源电路是在第一观点的电源电路的基础上,还包括限流电阻和充电电流检测器。限流电阻对流向电容器的电流进行限制。充电电流检测器对流向限流电阻的电流进行检测。微型计算机在通过充电电流检测器未检测出电流的情况下使电源线不导通。
在所述电源电路中,在未检测出流向限流电阻的电流时,意味着电容器并未通过原有的路径充电,即使启动微型计算机,主继电器也使电源线不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7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