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及多孔质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7712.6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石黒亮;中村谕;青木贵之;小田浩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C08J9/36 | 分类号: | C08J9/36;B05D7/00;B05D7/24;B32B5/22;C08J9/26;H01M50/403;H01M50/4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质膜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a)经由混合第一填料及添加剂来使第一填料疏水化的步骤;
(b)经由将经疏水化第一填料与第二填料及溶剂混合以形成涂覆液的步骤;以及
(c)将所述涂覆液涂覆于多孔质基材的表面,以形成涂覆膜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a)步骤当中,所述第一填料为纤维素,经由所述纤维素与所述添加剂间的反应,使得所述纤维素的亲水基被取代为疏水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a)步骤当中,经由有机溶剂来提取、去除未反应的所述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与所述添加剂间的反应为酯化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与所述添加剂间的所述酯化反应,为将所述纤维素的羟基(-OH)取代为具有-O-CO-部的基团的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羧酸系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液当中的所述纤维素为第二填料的0.01wt%以上且40wt%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的粒子形状的长度为3nm以上且10μm以下,纵横比(长度/直径)为0.01以上,1000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a)步骤当中,还添加有界面活性剂。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具有选自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管、滑石粉、氧化铝及玻璃纤维的材料。
11.一种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包含:
其具有多孔质基材、以及设置于所述多孔质基材的表面的涂覆膜;
所述涂覆膜具有经疏水化第一填料、第二填料,且
热变形为5%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为纤维素,经由所述纤维素与添加剂间的反应,使得所述纤维素的亲水基被取代为疏水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与所述添加剂间的反应为酯化反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与所述添加剂间的所述酯化反应,为将所述纤维素的羟基(-OH)取代为具有-O-CO-部的基团的反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羧酸系化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的粒子形状为长度3nm以上且10μm以下,纵横比(长度/直径)为0.01以上且10000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膜还具有界面活性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孔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具有选自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管、滑石粉、氧化铝及玻璃纤维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77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