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性扭振减振器和用于制造粘性扭振减振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0067.3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9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N·莱因斯珀格;M·施泰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瑟弗雷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73 | 分类号: | F16F15/17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闫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性 减振器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性扭振减振器,其包括:减振器壳体,该减振器壳体具有旋转轴线、环形的用阻尼介质填充的工作腔室;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室之内的惯性环;和用于介质密封地封闭所述工作腔室的盖,其中,所述盖在一侧环绕地通过一系列的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与减振器壳体连接,搭接焊缝相对于对接焊缝在径向方向上错开1mm至7mm地设置,粘性扭振减振器具有带有内周面的第一壁和带有外周面的第二壁,工作腔室设置在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并且因此也设置在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在所述盖的径向外边缘区域中设置所述一系列的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所述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将盖与包括外周面的第二壁连接;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粘性扭振减振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性扭振减振器和一种用于制造该粘性扭振减振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扭振减振器用于在机器轴(常常是发动机曲轴)处对扭转振动进行减振。在机器轴处,扭振减振器的减振器壳体与机器轴(常常是发动机曲轴)扭转刚性地连接,所述机器轴的扭转振动应该被减振。减振器壳体和惯性环无打滑地跟随机器轴的平均转速。而其扭转振动(该扭转振动叠加于均匀的旋转)首先只是传递到减振器壳体上。如果粘性流体例如硅油(该流体填满狭窄的剪切间隙)没有将惯性环耦联到减振器壳体上,则惯性环会同样旋转。这种耦联是有弹性的和有减振作用的。因此,在减振器壳体与惯性环之间随着激发的轴振动的节拍出现例如达±1角度度数的相对旋转角。由于惯性环因此在减振器壳体室内能够相对于减振器壳体略微旋转,因此该惯性环通常需要至少一个支承装置以用于其支承,所述支承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支承元件。
DE69380205T2和CN203453380U分别公开了一种粘性扭振减振器,其包括环板状的盖。所述盖利用搭接焊缝和/或利用远离搭接焊缝的对接焊缝焊接。然而,在这种布置结构中,两个焊缝的相互作用对于提高强度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US5058453A公开了一种变型方案,其中,粘性减振器的盖在一侧、这里在工作腔室的径向内边缘区域上利用焊穿的搭接焊缝连接,并且所述盖在工作腔室的另一侧、即在工作腔室的径向外部区域中利用对接焊缝焊接。
典型地,前面提到的惯性环支承在减振器壳体的填充有阻尼介质的工作腔室中,该工作腔室可以用盖封闭。所述盖典型地介质密封地焊接,使得阻尼介质不能流出。然而,由于轴的轴向振动,所述盖由惯性环加载横向振动,这最终对焊缝产生影响。因此,在所述盖弹性或塑性变形时可导致对焊缝施加负荷、尤其是弯曲应力,并且根据机器轴和与此有关的机器的设计在力很大时甚至可导致焊缝的失效。
发明内容
从前面提到的考虑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在粘性扭振减振器的盖与减振器壳体之间建立一种可成本有利地制造的且可被施加负荷的连接。
本发明通过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并且通过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粘性扭振减振器的方法来解决所述任务。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粘性扭振减振器,其包括:
减振器壳体,所述减振器壳体具有旋转轴线、环形的用阻尼介质填充的工作腔室;
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室之内的惯性环;和
用于介质密封地封闭所述工作腔室的盖,
其中,所述盖至少在一侧环绕地通过一系列的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与减振器壳体连接,所述搭接焊缝相对于所述对接焊缝在径向方向上错开1mm至7mm地设置,
该粘性扭振减振器具有带有内周面的第一壁和带有外周面的第二壁,所述工作腔室设置在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并且因此也设置在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在所述盖的径向外边缘区域中设置所述一系列的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所述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将盖与包括外周面的第二壁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粘性扭振减振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瑟弗雷德有限公司,未经哈瑟弗雷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0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