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1114.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5/06 | 分类号: | B60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充气轮胎(10)的胎圈部(60)包含:胎圈构造体(61),其具有由胎圈帘线构成的胎圈芯(62);以及圆环状板(80),其是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圆环状并且由树脂材料形成,圆环状板(80)的弹性模量在轮胎径向上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胎圈部设有树脂制的圆环状板的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出于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的提高的目的而在胎圈部设有树脂制的圆环状板的轮胎(参照专利文献1)。
具体而言,在经由胎圈芯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回的胎体帘布的折回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轮胎周向设有圆环状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40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通过使用上述那样的树脂制的圆环状板,能够容易地控制胎圈部的刚度,因此易于实现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等要求性能。
然而,要谋求通过更细致地控制胎圈部的刚度从而以更高的水平来实现要求性能。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树脂制的圆环状板以更高的水平来实现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等要求性能的轮胎。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其包含:胎面部,其与路面接触;胎侧部,其与所述胎面部相连并且位于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径向内侧;以及胎圈部,其与所述胎侧部相连并且位于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其中,所述胎圈部包含:胎圈构造体,其具有由胎圈帘线构成的胎圈芯;以及圆环状板,其是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圆环状并且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圆环状板的弹性模量在轮胎径向上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轮胎10的剖视图。
图2是充气轮胎1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圆环状板80的单体俯视图。
图4是圆环状板80A的单体俯视图。
图5是圆环状板80B的单体俯视图。
图6是圆环状板80C的单体俯视图。
图7是圆环状板80C的沿着图6的F7-F7线的剖视图。
图8是变更例的充气轮胎10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另外,对相同的功能构件、结构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1)轮胎的整体概略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剖视图。具体而言,图1是充气轮胎10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的剖视图。其中,在图1中省略了剖面线的图示(下同)。
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10包括胎面部20、胎侧部30、胎体帘布40、带束层50以及胎圈部60。
胎面部20是与路面(未图示)接触的部分。在胎面部20形成有与充气轮胎10的使用环境、安装的车辆的类别相应的花纹(未图示)。
胎侧部30与胎面部20相连并且位于胎面部20的轮胎径向内侧。胎侧部30是从胎面部2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到胎圈部60的上端的区域。胎侧部30有时也被称为胎侧等。
胎体帘布40形成充气轮胎10的骨架。胎体帘布40是由橡胶材料包覆沿着轮胎径向呈辐射状配置的胎体帘线(未图示)而成的子午线构造。但是,并不限定于子午线构造,也可以是胎体帘线与轮胎径向交叉地配置的斜交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1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