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及其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1187.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5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泰和;桥本贵史;本桥哲也;渡边惟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B11/16 | 分类号: | B29B11/16;B29K10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树脂 成型 材料 及其 | ||
1.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短切纤维束[A]和基质树脂[B]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C],沿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C]的厚度方向分割成n层时,构成各层Fk(1≤k≤n)的所述短切纤维束[Ak]的数均纤维长度[Lk]具有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C]的一侧的最外层F1向另一侧的最外层Fn渐增的构成,
沿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C]的厚度方向分割成n层时,构成各层Fk的所述短切纤维束[Ak]的数均纤维束厚度[Tk]具有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C]的一侧的最外层F1向另一侧的最外层Fn渐增的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C]的厚度方向分割成n层时,构成各层Fk的所述短切纤维束[Ak]的数均纤维束宽度[Wk]具有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C]的一侧的最外层F1向另一侧的最外层Fn渐增的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一侧的最外层F1的短切纤维束[A1]的数均纤维长度[L1]与构成所述另一侧的最外层Fn的短切纤维束[An]的数均纤维长度[Ln]满足下述式(1),
1.01Ln/L1≤1.5··· (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一侧的最外层F1的短切纤维束[A1]的数均纤维束厚度[T1]与构成所述另一侧的最外层Fn的短切纤维束[An]的数均纤维束厚度[Tn]满足下述式(2),
1.01Tn/T1≤2.0··· (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一侧的最外层F1的短切纤维束[A1]的数均纤维束宽度[W1]与构成所述另一侧的最外层Fn的短切纤维束[An]的数均纤维束宽度[Wn]满足下述式(3),
1.01Wn/W1≤1.6··· (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纤维束[A]的数均纤维长度[L]在3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纤维束[A]的数均纤维束厚度[T]在0.01mm以上且0.4mm以下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纤维束[A]的数均纤维束宽度[W]在0.5mm以上且60mm以下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纤维束[A]的数均切割角度θ在0°θ90°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树脂[B]为热固性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中,所分割的层的数量n为n≥3。
12.成型品,其是对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进行成型而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11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