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部引流系统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1551.8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6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P·J·罗伯;J·C·托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F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部 引流 系统 装置 方法 | ||
公开了眼部引流系统。在各种实施例中,眼部引流系统包括顺应性流体导管,该顺应性流体导管构造成植入诸如眼睛的组织之类的生物组织内。顺应性流体导管包括具有微结构的外部,该微结构构造成允许细胞向内生长。顺应性流体导管的第一端构造成插入患者的眼睛中以允许眼液从眼睛中排出,顺应性流体导管的第二端构造成插入到患者的眼静脉系统中,以允许患者从眼睛中引流的眼内液直接流入眼部静脉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8月29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第62/724,180号的权益,其全文为所有目的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
背景技术
房水是一种充满眼睛的前房的液体,并促成了眼内压或眼内液压。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眼疾,其特征是眼内压升高。眼内压的这种升高通常是由于身体再吸收的房水量不足引起的。在一些情况下,房水吸收得不够快或者甚至根本没有被吸收,而在其它情况下,附加地或替代地房水过快地产生。眼内压的升高与患病的眼睛逐渐丧失视力以及有时永久丧失视力相关联。
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来治疗青光眼,包括植入装置的外科程序,该装置操作成对来自前房的一些房水进行引流并将上述房水散发至眼组织以用于再吸收。然而,常规的青光眼引流系统装置的植入已与许多并发症相关联,包括侵蚀和由于形成疤痕组织而导致房水通过周围组织的吸收逐渐减少。
常规装置设计的结果是增加了附加的并发症,这些常规装置通常缺乏柔性、顺应性、以及避免装置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微运动所需的装置/组织附连。这种微运动有时导致了周围组织的微刺激,这已知导致异物组织反应和过多的疤痕形成,并因此降低周围组织的吸收性能。在某些情况下,周围组织的持续性微刺激可能导致装置的最终侵蚀和部位感染,这与患病眼部逐渐丧失视力以及有时是永久性丧失视力相关联。在不发生侵蚀的情况下,疤痕组织有效地防止房水的再吸收,房水以其它方式通过这些常规装置从前房排出。这些和其它并发症可能起到规避常规装置提供的任何有益治疗的作用。导致的结果是眼内压逐渐升高和青光眼。
发明内容
根据一示例(“示例1”),一种医疗装置包括构造成用于植入生物组织内(例如,眼睛的组织内部或之中)的顺应性流体导管,该顺应性流体导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内腔和具有微结构的外部,该微结构构造成允许细胞在其中向内生长;其中第一端构造成插入患者的眼睛(例如,眼睛的房室中或在眼睛的房室附近)以允许从眼睛对眼内液(例如,房水)进行引流;并且其中第二端构造成插入患者的眼静脉系统中,以允许从眼睛引流的眼内液直接流入眼静脉系统中。
根据相对于示例1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2”),内腔的内腔壁表面构造成抵抗细胞向内生长和附连。
根据相对于示例2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3”),内腔的内腔壁表面包括多个孔隙,这些孔隙的尺寸设计成抵抗细胞向内生长和附连。
根据相对于示例2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4”),内腔的内腔壁表面包括微结构,该微结构构造成抵抗细胞向内生长和附连。
根据相对于任一前述示例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5”),顺应性流体导管是聚合物管。
根据相对于示例5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6”),聚合物管包括多个层。
根据相对于示例6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7”),多个层包括具有第一微结构的第一层和具有第二微结构的第二层。
根据相对于示例5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8”),聚合物管包括含氟聚合物。
根据相对于示例8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9”),聚合物管包括膨胀型聚四氟乙烯。
根据相对于任一前述示例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0”),医疗装置操作成当植入时调节患者眼睛的眼内压。
根据相对于任一前述示例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1”),顺应性流体导管构造成当植入时允许房水从患者眼睛的前房内流出(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1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