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燥催化剂进料的管线内修整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2207.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9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D·F·森德斯;M·W·赫尔特卡姆;K·A·史蒂文斯;J·P·奥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34 | 分类号: | C08F2/34;C08F4/659;C08F210/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博媛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催化剂 进料 管线 修整 | ||
公开了聚合聚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乙烯和至少一种共聚单体与催化剂体系接触,以生产聚烯烃。第一催化剂和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催化剂是共同负载的,以形成共同负载的催化剂体系。该催化剂体系作为干燥进料被引入管线。所述管线与聚合反应器相连。向所述管线添加担载流体,以形成淤浆。将淤浆引入到聚合反应器中。
发明人:David F.Sanders,Matthew W.Holtcamp,Kevin A. Stevens,JoshuaP.Ols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1月1日提交的序列号62/754,217的权益,其公开内容由此全部并入。
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生产聚烯烃和烯烃共聚物的干燥进料催化剂的管线内修整方法,包括在气相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中使用具有可调性能的混合催化剂体系来聚合烯烃。
背景
烯烃聚合催化剂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因此,有兴趣寻找新的催化剂体系和聚合方法,其提高催化剂的商业有用性并允许生产具有改进性能的聚合物。在聚合物合成领域中,准确调整聚合物组成和结构的能力是持久不变的目标。
聚烯烃因其强健的物理性能而在商业上广泛使用。聚烯烃通常用聚合烯烃单体的催化剂来制备。因此,有兴趣寻找新的催化剂和催化剂体系,其提供具有改进性能的聚合物。
例如,各种类型的α-烯烃(包括高密度、低密度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是一些最具商业优势的,如丙烯α-烯烃(或者称为聚丙烯)和乙烯α-烯烃(或者称为聚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两种聚合物树脂,通常在低压反应器中生产,利用例如溶液、淤浆或气相聚合方法。聚合是在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进行的,例如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或其组合的那些。
聚乙烯和聚丙烯可以进行调整,以实现广泛的机械和化学性能,使其能够用于各种应用,如农用膜、服装、带材、拉伸膜、零售袋、瓶子、容器、管道,仅举几例。针对特定应用的聚烯烃的选择取决于树脂的类型和等级,这由生产中使用的制造技术或方法、催化剂和原料决定。从而,聚烯烃等级由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D)、密度、支化和结晶度等性能决定,这些性能影响如何和在何处使用每种聚烯烃树脂。此外,已知组成分布影响共聚物的性能,例如劲度、韧性、可提取含量、抗环境应力开裂性和热密封等其他性能。聚烯烃的组成分布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容易地测量,例如升温淋洗分级法 (TREF)或结晶分析分级法(CRYSTAF)。
现今气相聚合方法是聚合烯属不饱和单体(特别是聚合乙烯,如果需要在其他不饱和单体的存在下进行)的优选方法之一。此外,在流化床中的聚合方法是特别经济的。
通过这些方法制造固体聚乙烯的一个瓶颈是在聚合物和/或反应器中出现凝胶。事实上,在聚合过程中会发生过度交联,并产生不溶性凝胶的形成。这样的缺陷会影响由树脂制造的制品的质量、美感和性能。这些凝胶(其特性从小的硬颗粒到大的软颗粒变化)被认为是由高分子量的交联分子构成,在聚乙烯膜中形成气泡状的内含物,根据其尺寸,被称为鱼眼或透镜(lense),以下称为鱼眼。鱼眼的存在在挤出膜(目前高压聚乙烯的主要用途就是挤出膜)中是不期望的,因为鱼眼减损膜的外观,还因为形成鱼眼的凝胶会导致挤出困难,最明显的是管状挤出膜。鱼眼也会影响模塑和挤出的聚乙烯制品的外观,对于预期用于电线和电缆涂层的聚乙烯来说是尤其麻烦的,因为它们会暴露在阳光下。
所需聚合物产品的生产可以包括使用在载体上具有一定比率的催化剂的负载催化剂体系。该比率可因若干因素而变化,包括反应器毒物、老化、批次间的变化。催化剂比率可以通过使用“修整”技术进行调整。修整包括将负载的催化剂与含有催化剂之一的溶液反应,以调整负载的催化剂比率。修整系统可以涉及催化剂淤浆,其与烃(通常是iC5或矿物油(MO))溶液接触。然而,这种方法会涉及反应器中的另外成分(淤浆)和引入淤浆进料的商业站点。这种方法还会涉及使用大量的溶剂,这可能被认为是不经济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未经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2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