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2390.4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5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和久;藤乡贵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F11/12 | 分类号: | C23F11/12;C23F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 系统 金属构件 方法 | ||
一种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具有:工序(1),向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A)使其与金属构件接触;以及工序(2),在所述工序(1)之后,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锌及锌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B)使其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冷却水系统中构成与冷却水接触的部分的金属构件的表面形成防蚀皮膜进行防蚀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或地域设施等的空调设备、及机械设备(plant)等中,为了对各种流体进行间接冷却而使用有水冷式的热交换器。在这种冷却水系统中的热交换器或其周边的配管等的各种构件中一般使用有碳钢、不锈钢等金属。
该些金属构件若总是或断续地与冷却水接触,则因水中的溶氧而容易腐蚀。若因腐蚀,配管等的金属构件发生厚度减少或孔蚀,则也有时会导致设备的损伤或机械设备中制品的污染,进而有引起重大事故的担心。
作为这种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通过在冷却水系统的启动时的基础处理中,使用磷酸系及锌系防蚀剂,从而在金属构件表面形成牢固的防蚀皮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022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的关心提高或排水限制加强,要求削减排水中的磷等的含量。未设置排水处理设备的机械设备等难以应对这种要求,也有时不得不中止磷酸系及锌系防蚀剂的使用。
而且,磷酸系防蚀剂是通过沉淀皮膜而形成防蚀皮膜,所以在所述基础处理中需要4天左右的长时间。因此,也期望缩短基础处理期间。
因此,寻求一种不使用磷酸系防蚀剂而可以以更短的时间获得优异的防蚀效果的防蚀方法。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磷酸系防蚀剂而可以以更短的处理时间对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表面赋予优异的防蚀效果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基于如下发现:通过使用酒石酸系化合物,进而应用锌系化合物,从而对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带来良好的防蚀效果。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8]。
[1]一种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具有:
工序(1),向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A)使其与金属构件接触;以及
工序(2),在所述工序(1)之后,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锌及锌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B)使其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1)中,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以酒石酸换算量计30mg/L~100mg/L的浓度的所述化合物(A)。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所述工序(1)中的冷却水系统的pH为6.0~8.0。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1)中,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化合物(A)的接触时间为20小时~30小时。
[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2)中,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以锌换算量计1mg/L~50mg/L的浓度的所述化合物(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栗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2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