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结构体和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2568.5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恭兵;铃木励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3K11/16 | 分类号: | B23K11/16;B23K11/1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克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结构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焊接后在熔核和塑性金属环区难以发生裂纹的接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由高张力钢构成的第一构件(11A)、和叠加在第一构件(11A)上,由高张力钢构成的第二构件(11B)被电阻焊而成的接合结构体(10),其中,第一构件(11A)与第二构件(11B)的空隙高于0mm并低于3mm,在第一构件(11A)与第二构件(11B)的接合部,未形成熔核,或形成有熔核时,熔核的直径D1满足D1<5mm,在第一构件(11A)的与第二构件(11B)的重叠面和第二构件(11B)的与第一构件(11A)的重叠面的至少一方上设有脱碳层(1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合结构体和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以削减CO2排放量为目的的车身轻量化和碰撞安全性强化,汽车的车架结构等广泛采用高张力钢板(High Tensile Strength Steel;HTSS)。另外,在汽车的车身组装和零件安装等方面,主要使用点焊,也适用于高张力钢板的焊接。
接合结构体,是将高张力钢板,由点焊装置的上下一对焊接电极夹持并加压,在焊接电极间通电而形成。这时,在高张力钢板的接合部形成熔核,并且在熔核的周围形成塑性金属环区。
但是,若在被电阻焊的高张力钢板间有空隙(称为“间隙”或“板隙”)的状态下进行电阻焊,则在板厚方向负荷拉伸应力,因此,熔核小时或熔核硬度大时,就会有焊接后在熔核和塑性金属环区发生裂纹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预加热使工件的间隙消失后,停止,进行预通电而使电极间的电阻稳定后,设置停止期间,接着以达到目标热量的方式控制焊接电流而进行正式通电,由此,即使在工件间有间隙时,仍可防止焊接不良的发生。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在正式通电之前,先施加初始通电,使钢板软化而让板彼此密接,从而能够形成直径充分的熔核而不使散落发生。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在高强度镀覆钢板的点焊中,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防止焊接部的裂纹发生:(a)将焊接后的保持时间设定在一定的值以上,使焊接通电时间减少到一定的范围内;(b)焊接通电后,接着以一定的条件进行后续通电;(c)将焊接后的保持时间设定在一定的值以上,在焊接通电后,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加压力增加;(d)使用具有一定的组成的高强度镀覆钢板,将焊接后的保持时间设定在一定的值以上而进行焊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961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6-414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03-103377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2中,因为进行预通电(初始通电),所以节拍时间变长,成为成本上升的要因。另外,没有记述关于焊接后发生的熔核裂纹。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保持时间的增加成为节拍时间变长,成本上升的要因。另外,钢板成分的限制,难以确保力学特性,因此不为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前述课题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焊接后难以发生熔核和塑性金属环区的裂纹,并且,即使在被焊接的高张力钢间有空隙的状态下进行焊接,也难以发生熔核和塑性金属环区的裂纹的接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通过接合结构体的下述(1)的构成达成。
(1)一种接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由高张力钢构成的第一构件,和重叠在所述第一构件上,由高张力钢构成的第二构件被电阻焊而成,
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空隙高于0mm并低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2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无极耳电极的电池
- 下一篇:医疗管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