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轨道、固定不动单元、被轨道引导的移动装置和开槽波导管的设备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3700.4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6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华志东;J·F·布尔格尔;M·林登菲尔瑟尔;A·万耶科;T·舍费尔;J·施密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轨道 固定 不动 单元 引导 移动 装置 开槽 波导管 设备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和用于运行该设备的方法,所述设备具有轨道、固定不动单元、轨道引导的移动装置和开槽波导管,其中,移动装置中的第一移动装置或固定不动单元用作发射器,其中,移动装置中的第二移动装置用作接收器,其中,发射器被适合地设计为用于——特别是在时刻t0——同时发射电磁信号SE和声学信号SA,其中,与发射器间隔开的接收器被适合地设计为用于探测电磁信号SE在时刻t1到达和用于探测声学信号SA在时刻t2到达,其中,第二移动装置具有分析处理单元,该分析处理单元被适合地设计为或构造为用于,基于所检测到的时刻t1和t2确定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间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设施和用于运行该设备的方法,所述设备具有轨道、固定不动单元、被轨道引导的移动装置和开槽波导管。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是,移动装置能以轨道引导的方式移动。
由文献DE 31 17 655 A1已知一种用于确保有轨车辆的间距的装置。
由文献DE 10 2012 006 413 A1已知一种运输系统。
由文献DE 10 2017 009 076 A1已知一种轨道系统,其具有车辆和轨道部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一种设备,其中,能以简单的方式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的设备来实现。
在具有轨道、固定不动单元、被轨道引导的移动装置和开槽波导管的设备中,本发明的重要特征是,移动装置中的第一移动装置或固定不动单元用作发射器,
其中,移动装置中的第二移动装置用作接收器,
其中,发射器被适合地设计为,特别是在时刻t0,同时发射电磁信号SE和声学信号SA,
其中,与发射器间隔开的接收器被适合地设计为用于探测电磁信号SE在时刻t1的到达,以及用于探测声学信号SA在时刻t2的到达,
其中,第二移动装置具有分析处理单元,该分析处理单元被适合地设计为或构造为用于,基于所检测到的时刻t1和t2确定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间距。
在此优点是,能以简单且成本有利的方式确定间距,并且因此可以避免——例如在两个移动装置之间的——碰撞。因为为了数据传输,电磁波耦入到开槽波导管的空腔中并且在接收器侧耦出,所以为了确定间距而在发射器侧和接收器侧附加地仅需要一个用于声波、特别是声学波的耦合单元。耦合单元优选可被设计为超声波换能器。因此,声音以及电磁波能在空腔内传播并且振幅的减小程度比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低很多。
通过同时、即彼此同步地发出电磁波和声波,能以简单的方式进行间距确定,即通过仅仅确定信号在接收器侧到达的时间差并且相应地分析处理该时间差。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分析处理单元被设计为用于,根据S=(t2-t1)/(1/v-1/c)确定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间距,其中,v是声速,而c是光速。在此优点是,能够实现非常精确的间距确定。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分析处理单元被设计为用于,根据S=(t2-t1)*v确定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间距,其中,v是声速。在此优点是,能非常简单且快速地、特别是以非常好的近似方式确定间距,因为光速远高于声速。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开槽波导管的空腔在相对于轨道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上覆盖比开槽波导管的槽大的范围,
特别是其中,第一横向方向垂直于第二横向方向取向,该第二横向方向在居中地穿过槽。在此优点是,在第一横向方向上看,空腔侧向地延伸并且因此在此能接纳固定不动部件,所述固定不动部件不阻碍移动装置驶过轨道。作为部件特别是能布置天线和用于声音的耦合单元,该天线和耦合单元与固定不动单元的电子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37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