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止动销的球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4854.5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5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M.佐洛图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脉冲无针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48 | 分类号: | A61M5/48;A61M5/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莹 |
地址: | 美国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止动销 组件 | ||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注射装置的止动销的球锁组件。该球锁组件包括球锁框架和容纳在球锁框架内的球锁芯件,该球锁芯件包括纵向开口,所述销的一部分置于该纵向开口内。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本发明的球锁组件的注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申请引用
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11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760,601并要求其优先权,该临时申请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球锁主要用于将两个构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例如,球锁有时用于保持和释放高压液压系统和其它推进系统中的活塞、活塞杆和/或其它推进机构,包括手持式注射装置。在这种装置中,球锁的作用是将两个构件结合在一起(其中一个构件是可移动的),直到达到特定的气动压力,此时球锁被释放,而这又导致可移动构件(例如气动活塞、液压活塞、柱塞等)的推进。这个功能很重要,因为在形成气动压力时,两个构件必须保持结合在一起,以防止可移动构件被过早释放,并且在球锁解锁时快速提供高水平的能量。此外,由于这种装置需要自动致动循环,因此希望两个构件即使在解锁位置也能保持彼此相向并对准。
在美国专利6,770,054(“‘054专利”)中示出并说明了一种利用球锁的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一个例子。‘054专利通过完整引用结合在此。‘054专利中公开的注射装置包括球锁组件,该球锁组件被锁定,然后被释放(解锁),以向远侧方向驱动气动活塞,而气动活塞又驱动药物活塞向远侧移动,以便从装置中排出药物。
‘054专利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是由Pulse Needle Free Systems公司制造的Pulse 50Micro Dose Injection SystemTM(“P50”)。P50在图1中示出,并以数字10表示。注射装置10包括球锁组件12,该球锁组件12又包括:球锁芯件14、球锁框架16、形成在注射装置10的外壳20内或附接至外壳20的分隔件18、至少一个球22、弹簧24和止动螺钉26。螺钉26位于由球锁框架16内的圆筒形侧壁28形成的开口内,并通过螺纹附接方式锚固到圆筒形侧壁28上。位于球锁芯件14的外圆筒形表面32内的纵向倒圆内凹表面形成纵向凹槽30。螺钉26的远侧部分位于凹槽30内。螺钉26和凹槽30使得球锁芯件14能够向近侧和远侧移动,同时将向远侧的移动限制在两个设定的端点之间。更具体地说,在螺钉26抵靠纵向倒圆内凹表面30的近端时,球锁芯件14处于其最远侧位置(即,行程顶部的完全解锁位置),而在螺钉26抵靠纵向倒圆内凹表面30的远端时,球锁芯件14处于其最近侧位置(即,行程底部的锁定位置)。
螺钉26与圆筒形侧壁28的螺纹连接的性能对于整个注射装置的性能非常重要,因为:1)它决定球锁组件12何时锁定或解锁,并且2)每次进行注射时,球锁组件12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重复循环。虽然注射装置10的球锁组件12像预期的那样工作,但是存在某些与螺钉26的使用相关联的缺点,包括但不一定限于以下几点。
首先,与所有螺纹连接一样,螺钉26与球锁框架16的螺纹连接并不精确,这是因为存在允许圆筒形侧壁28的内螺纹与螺钉26的外螺纹之间发生移动的缺陷和公差。与螺纹连接相关联的移动或“游隙”阻碍对于球锁芯件14相对于球锁框架16的位置的移动的精确控制。结果,球锁组件12可能无法正确锁定和/或解锁,因为球锁芯件14可能无法完成整个行程,导致其停止在完全锁定与完全解锁位置之间的位置。
其次,由于与球锁组件12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重复循环相关联的重复冲击,螺钉26易于从圆筒形侧壁28松脱。螺钉26从圆筒形侧壁28部分地分离或完全分离会导致球锁芯件14从球锁框架16分离,从而使得球锁组件12不能操作。
第三,螺钉26向球锁框架16附接的单个附接点可作为枢转点,由于在每个注射循环中螺钉26的下部与凹槽30的远端和近端重复地强力接触,因此螺钉26在该枢转点周围可能受损。结果,螺钉26可能变弯、变形和/或断裂,这可能导致球锁组件12不能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脉冲无针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脉冲无针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4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