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铁芯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5228.8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下边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川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45 | 分类号: | H01F27/245;H01F4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智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 ||
本发明提供即使钢板间的距离(粘接剂层的厚度)减小也不容易发生钢板间的接合不良的层叠铁芯。本发明的层叠铁芯是经由粘接剂层将多张钢板层叠而成的层叠铁芯,其中,上述粘接剂层包含热固性树脂组合物,上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氨基三嗪酚醛清漆型酚醛树脂、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和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最大粒径为1μm以下的无机粒子。上述粘接剂层中的上述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为5体积%以上且30体积%以下,上述粘接剂层的采用纳米压痕法的25℃下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且6GPa以下,钢板间的距离为0.5μm以上且5μ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变压器等中使用的层叠铁芯。
背景技术
层叠铁芯一般通过从在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间歇地运送的带状钢板依次地冲切铁芯片、层叠并接合而制造。作为将各铁芯片接合的方法,已知铆接、激光焊接、采用粘接剂的接合等,采用膜(薄膜)状的粘接剂的接合方法的具体例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已公开。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膜(膜)状的粘接剂,公开了包含(A)环氧树脂、(B)环氧树脂用固化剂和(C)橡胶成分,并且在固体成分中包含40质量%以上的上述(C)橡胶成分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在这样经由粘接剂层将多张钢板层叠而成的层叠铁芯中,从提高其磁特性的方面出发,希望减小钢板间的距离、即粘接剂层的厚度,单减小粘接剂层的厚度时,存在如下问题:粘接强度不、或杨氏模量升高等,容易产生钢板间的接合不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10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1344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使钢板间的距离(粘接剂层的厚度)减小也不容易产生钢板间的接合不良的层叠铁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人关注粘接剂层的组成、物性等,反复研究,想到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提供以下的层叠铁芯。
层叠铁芯,是经由粘接剂层将多张钢板层叠而成的层叠铁芯,其中,所述粘接剂层包含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氨基三嗪酚醛清漆型酚醛树脂、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和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最大粒径为1μm以下的无机粒子,所述粘接剂层中的所述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为5体积%以上且30体积%以下,所述粘接剂层的采用纳米压痕法的25℃下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且6GPa以下,钢板间的距离为0.5μm以上且5μm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上所述限定粘接剂层的组成、物性等,能够得到即使使钢板间的距离(粘接剂层的厚度)减小至0.5μm以上且5μm以下也不容易产生钢板间的接合不良的层叠铁芯。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层叠铁芯的工艺的一例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层叠铁芯通过经由粘接剂层将多张钢板层叠而成,特别是在其粘接剂层的组成、物性等上具有特征。
即,在本发明的层叠铁芯中,粘接剂层包含热固性树脂组合物,该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氨基三嗪酚醛清漆型酚醛树脂、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和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最大粒径为1μm以下的无机粒子。另外,该粘接剂层中的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为5体积%以上且30体积%以下。进而,该粘接剂层的采用纳米压痕法的25℃下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且6GPa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川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吉川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52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