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7351.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4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宪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濑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38;B01D53/72;B01D53/84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系统,其中,喷淋喷嘴(20)构成为从废气(11)的上部朝向废气(11)喷洒液体,被喷洒的液体与废气(11)相互混合后滞留于罐(30),通过罐(30)内的液体所包含的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臭气以及油分,且喷淋喷嘴(20)连接至沿水平方向设置于与给液管路(22)连接的喷嘴用管道(23)的开口部(24),具有朝向喷洒液体的下方向的喷嘴(20N),以使喷嘴(20N)的下端(20L)位于喷嘴用管道(23)的管路内壁的底(25)之上的方式将喷淋喷嘴(20)设置于喷嘴用管道(23),从而净化包含臭气以及油分的废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净化包含臭气、油分的废气的废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处理环境问题中,对于处理包含臭气、烟的废气的需求变多。为了应对该需求而使用净化装置,从废气中分离并去除废气所包含的臭气或者烟。
然而,在以往的用于净化废气的净化装置的情况下,净化废气的能力在开始使用该净化装置时最高,开始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能力不可避免地逐渐降低。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将净化能力维持在规定水准以上,需要频繁地更换特定的部件,从而存在运行成本比较高这样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利用好氧性微生物来处理污水的技术,无需频繁地更换特定的部件而具有优势(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523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废气净化系统中,在净化用的废气通路设置由配设的多个喷淋喷嘴构成的喷洒部,通过喷淋将废气中的臭气或者油导入罐中,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净化该污水,并进一步使用泵将从喷洒部的喷淋喷嘴喷洒的液体从罐循环供给至喷洒部。在该情况下,由于从喷淋喷嘴喷洒的液体是污水,因此存在产生引起喷淋喷嘴堵塞的不良情况的问题。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废气净化系统1是净化包含臭气以及油分的废气11的废气净化系统1,具有:净化用废气通路,输送包含所述臭气以及所述油分的所述废气11;喷淋喷嘴20,从通过所述净化用废气通路输送的所述废气11的上部朝向所述废气11喷洒液体;罐30,储存从所述喷淋喷嘴20喷洒的所述液体;给液管路22,为了使用泵33向所述喷淋喷嘴20供给所述罐30内的所述液体而连接在从所述罐30到所述喷淋喷嘴20之间;曝气装置32,向所述罐30内的所述液体供给包含氧的气体,对所述废气11所包含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所述喷淋喷嘴20构成为从所述废气11的上部朝向所述废气11喷洒所述液体,被喷洒的所述液体与所述废气11相互混合后滞留于所述罐30,通过所述罐30内的所述液体所包含的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所述臭气以及所述油分,且喷淋喷嘴20具有以下构成:连接至沿水平方向设置于与所述给液管路22连接的喷嘴用管道23的开口部24,具有朝向喷洒所述液体的下方向的喷嘴20N,以使所述喷嘴20N的下端20L位于所述喷嘴用管道23的管路内壁的底25之上的方式将喷淋喷嘴20设置于所述喷嘴用管道23。
此外,也可以是以下构成:与所述喷淋喷嘴20的下方相距规定的距离h来配置透气性的筛网21,该透气性的筛网21承接使所述废气11通过的所述液体;或者进一步具有溢流管40,在所述喷淋喷嘴20的下方,且与所述筛网21的上表面相距规定的距离h而将滞留于所述筛网21的所述上表面的液体X旁通至所述罐30。
进而,也可以是以下构成:进一步具有检查口50,该检查口50的下端位于所述筛网21的所述上表面的上方;或者所述筛网21经由轨道60被所述废气净化系统1的侧壁部1S支承,在所述轨道60设置有位于所述筛网21的下表面的下方的倒L字状的积液部60L;此外,将所述喷嘴20N的液体通过直径D设为5毫米以上。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濑产业株式会社,未经长濑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7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