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感应流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7446.5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海因茨·鲁费尔;弗兰克·沃伊特;斯特凡·齐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8 | 分类号: | G01F1/58;G01K13/02;G01L1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赵晓祎;戚传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流量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查明介质的流速和/或体积流量的磁感应流量计,包括用于引导介质的测量管、磁场产生装置和至少一个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被安装在测量管中,使得与介质形成电流接触,该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体,其中电极体是插脚形的并且包括端面,其特征在于,压力测量换能器与电极体耦合,其中可将作用在前端表面上的压力施加到压力测量换能器,并且电极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被设计为查明取决于介质温度的测量信号。
背景技术
磁感应流量计被应用于确定测量管中介质的流速和/或体积流量。磁感应流量计包括磁场产生装置,该磁场产生装置产生垂直于测量管的横向轴线延伸的磁场。通常一个或多个线圈被用于此目的。为了实现主要地均匀的磁场,极靴被补充地如此形成并放置,使得磁场线基本上垂直于横向轴线在整个管截面之上延伸。在测量管的横向表面处应用的测量电极对感测感应产生的电测量电压,在存在所施加的磁场的情况下,当导电介质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流动时,该电测量电压出现。由于根据法拉第感应定律,记录的测量电压取决于流动介质的速度,所以能够从测量电压查明流速,并且结合已知的管截面面积,还能够查明介质的体积流量。
对于涉及监测不规则性和泄漏位置的特殊应用,期望对体积流量补充有关介质的压力的信息。
从EP0770855A1已知一种磁感应流量计,除了用于查明流速的测量电极之外,该磁感应流量计还具有沿着表面元件布置在测量管的壁中的两个压力测量换能器。
US5670724教导了一种流量计,其具有测量电极对和直接布置在该两个测量电极之间的压力测量换能器。
从DE102012109308A1已知一种填充水平监测系统,其具有用于监测管中的流动介质的填充水平的电极并且具有集成的温度传感器。
然而,这些建议的缺点在于,必须在测量管中设置另外的开口以安装压力测量换能器和/或温度传感器。每个另外的开口是潜在的泄漏位置,并且因此应尽可能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感应流量计,其能够测量流动介质的温度和压力。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如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磁感应流量计来实现。
用于查明介质的流速和/或体积流量的本发明的磁感应流量计,包括:用于输送介质的测量管;磁场产生装置;和至少一个电极组件,该至少一个电极组件被安装在测量管中,使得它与介质形成电流接触,其中,电极组件具有电极体,其中,电极体是触针形的并且具有前端表面,
其中,流量计的特征在于
压力测量换能器与电极体耦合,其中压力测量换能器与作用在前端表面上的压力可接触,并且
电极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适于查明取决于介质的温度的测量信号。
以前,为了确定介质的压力,必须将压力测量换能器另外地引入测量管中。通常,除了测量电极所需的开口之外,这在测量管中还需要另外的开口。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测量管中不需要任何另外的开口,因为作用在电极体的前端表面上的介质的压力是经由与电极体耦合的压力测量换能器直接感测的。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测量换能器与介质接触是尤其有利的。然而,还存在压力测量换能器,其仅间接地暴露于介质,因此也仅间接地暴露于介质的压力。例如,当在压力测量换能器和介质之间存在空气时就是这种情况。
电极组件是至少两个构件的电极形成组件,其中,至少第一构件具有功能并且被实施为感测流动介质中的测量电压,并且至少第二构件具有功能并且被实施为测量介质中的压力。电极组件能够还包括具有功能并适于确定介质的其它工艺参数,诸如例如温度、粘度和pH值的构件。
尤其有利的是,第一构件包括电极体。在本文中,电极体是从传统的磁感应流量计已知的电极。其通常被实施为触针形,并且因此能够被简单地安装和紧固在测量管中。它们具有带有前端表面的电极头,介质的压力作用在该电极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7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