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突出的口部或鼻部装置的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7651.1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修·约翰·卡利南;罗伯特·布罗斯伍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物浦大学医院国民卫生服务信托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F16L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瑞朋;胡彬 |
地址: | 英国默西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突出 装置 固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突出的口部或鼻部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连续条带。该连续条带具有位于第一端部的第一锚定部分、位于第二端部的第二锚定部分、第一桥接部分、第二桥接部分以及用于将条带固定到患者上的粘合剂。第一桥接部分设置在第一锚定部分与第二桥接部分之间,第二桥接部分设置在第一桥接部分与第二锚定部分之间,第二桥接部分相对于纵向轴线以一定角度延伸,并且第一锚定部分和第二锚定部分相对于纵向轴线彼此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突出的口部或鼻部装置的固定装置,该口部或鼻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气管内导管,并且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具有粘合剂的连续条带,该粘合剂用于将所述条带粘附到患者上。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麻醉患者和危重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术。气管内导管移位是气道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固定气管内导管对于防止可能危及生命的意外拔管至关重要。
发现麻醉和重症监护之间的意外拔管率的范围在1.6%至21%之间。在一项对426名成人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研究中,10.8%的患者至少经历了一次计划外拔管,并且发现,缺乏牢固的导管固定是通气的成人患者计划外拔管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有多种商业上可获得的产品寻求提供安全的气管内导管固定。这些产品包括由连接到弹性绑带的刚性塑料保持件构成的托马斯(ThomasTM)气管内导管保持件,以及由连接到粘附性背部基座的滑动锁定装置构成的波特克斯RSP气管导管保持件。此类产品构造为连接到特定尺寸的导管。此外,具有弹性绑带的产品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压疮。然而,从根本上来说,例如那些包括多种材料和/或塑料模制零件的复杂产品具有与它们相关联的高(相对)成本,使得该产品在医疗场所(例如医院)中的广泛采用可能极其昂贵。
这些产品的替代是简单地使用医用胶带将气管内导管固定到患者身上,这通常是最常用的方法。虽然比专用固定装置成本低,但医用胶带的使用也不是没有缺点。特别是,一旦医用胶带卷的包装被打开,该胶带卷就不会被清洁或消毒。尽管单个胶条带条可以一次性使用,但卷本身通常是唯一一件被重复使用且未消毒的手术设备。因此,在患者之间重复使用胶带卷存在将感染引入插管患者的气道(或皮肤)的潜在风险。
此外,鉴于医用胶带旨在广范应用,其并不一定适于应用在面部的娇弱皮肤上。事实上,从患者面部移除医用胶带可能会移除表层皮肤,这可能会导致撕裂。除了引起患者不适,皮肤擦伤也可能是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细菌的常见进入点。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A-2010/0199997(麦金尼斯(McInnes)等)描述了一种气管导管支撑装置,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用于可释放地安装到患者的面部的可粘合安装的凸缘。设置有用于一旦被插管就可释放地安装到气管导管的一部分上的一对背部粘合翼。
气管内导管不是唯一一种对于安全固定导管很重要的装置。对于突出的口部或鼻部装置,例如声门上气道、口部监测装置以及鼻胃管,也需要安全固定。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突出的口部或鼻部装置的固定装置,其胜过至少一些与现有技术相关联的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突出的口部或鼻部装置的替代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突出的口部或鼻部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连续条带,该连续条带具有:
位于第一端部的第一锚定部分;
位于第二端部的第二锚定部分;
第一桥接部分;
第二桥接部分;以及
用于将条带固定到患者上的粘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物浦大学医院国民卫生服务信托基金会,未经利物浦大学医院国民卫生服务信托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7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