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冷冻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9047.2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吉见学;桧皮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F24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泄漏 判定 系统 以及 冷冻 循环 装置 | ||
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需要复杂处理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泄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是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包括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具有常规运转模式和除霜运转模式,在常规运转模式下,使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在除霜运转模式下,进行以常规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82)、存储部(90)以及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与常规运转时间和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的除霜信息,存储部存储除霜信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除霜信息来判定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具有制冷剂泄漏判定功能的冷冻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冻循环装置中,由于经年劣化等原因,制冷剂会从制冷剂回路泄漏,相对于最初填充的制冷剂量,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的量可能减少。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9-11534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在作为冷冻循环装置的一例的空调机中,通过制热循环进行空调机的运转,利用过冷度的值来判定制冷剂量。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9-115340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在进行制冷剂量的判定时,需要获取室外机以及室内机的台数、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室内热交换器的容积的信息,制冷剂泄漏检测的处理麻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是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冷冻循环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和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至少具有常规运转模式和除霜运转模式。常规运转模式是使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模式是进行以常规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第一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的运转模式。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存储部、制冷剂泄漏判定部。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信息。除霜信息是与冷冻循环装置以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常规运转时间和冷冻循环装置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的信息。存储部存储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除霜信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除霜信息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在不需要进行对热交换器的容量等特别信息进行获取的复杂处理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泄漏。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第二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获取运转条件的运转条件获取部。运转条件包括冷冻循环装置以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压缩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泄漏判定部进一步根据运转条件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在考虑了可能对除霜运转的频率造成影响的、常规运转时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压缩机的转速的基础上,根据除霜运转的频率来判定制冷剂的泄漏。因此,在该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制冷剂泄漏的发生。
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三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除霜信息,作为第一值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或者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变化的指标的值。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将第一值与基准值比较后的结果,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三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高精度地求出制冷剂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9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