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监视装置和网络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0120.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9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沟口翔太;佐佐木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王海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监视 装置 网络 交换机 | ||
网络交换机(32)的访问控制部(323)若从控制装置(33)获取简易命令,则对由简易命令的设备指定信息指定的物理设备执行根据简易命令的命令指定信息而从命令存储部(322)读出的命令。控制装置使用初始化命令进行多个命令向命令存储部的写入指示,并且使用简易命令执行监视与物理设备连接的线路的线路监视处理。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18年12月5日向日本专利厅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228497号的优先权,在本国际申请中通过参照而引用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228497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视与网络交换机的端口连接的线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具备具有供网络、终端连接的多个端口并进行端口之间的路由的网络交换机的装置中,实施监视与各个端口连接的线路是否正常地动作的线路监视处理。通过将控制OSI参照模型的物理层的设备作为PHY,控制网络交换机的控制装置读取PHY的内部寄存器来进行线路监视处理。
在使用这样的网络交换机构成的车载网络中,伴随着构成网络的ECU的增加,收纳于网络交换机的端口数目也增大。另外,特别是,在进行自动驾驶的车辆中,为了确保安全性,需要定期地实施线路监视处理,其频率也需要提高。
其结果为,控制装置进行的线路监视处理的负担增大,并且控制装置与网络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量增大,有时对作为网络交换机的本来功能的路由也带来影响。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技术:将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指示一并确认多个PHY的状态,并将确认结果响应至控制装置的硬件组装于网络交换机,由此削减控制装置与网络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发明者的详细的研究的结果为,发现了如下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技术中,由硬件实现确认PHY的状态的功能,因此缺乏通用性。即,在以往技术中,在变更PHY的规格等而变更了控制的方法的情况下、或者在追加确认链路状态以外的新的功能的情况下,每次都需要重新设计网络交换机。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技术,用于即使变更物理设备,也能够不进行网络交换机的重新设计来进行应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线路监视装置,具备网络交换机和控制装置。网络交换机具有供网络或者终端连接的多个端口,进行端口之间的路由。控制装置与网络独立地控制该网络交换机。网络交换机设置于多个端口的各个端口,实现物理层。线路监视装置具备命令存储部和访问控制部。命令存储部将设备作为物理设备,与预先设定的命令指定信息建立对应地存储从控制装置获取到的针对物理设备的多个命令。访问控制部从控制装置获取具有命令指定信息和指定多个物理设备中的任意物理设备的设备指定信息的简易命令。于是,对由简易命令所示的设备指定信息指定的物理设备执行根据简易命令所示的命令指定信息而从命令存储部读出的命令。控制装置使用用于将多个命令写入到命令存储部的初始化命令进行多个命令向该命令存储部的写入指示,并且使用简易命令执行监视与物理设备连接的线路的线路监视处理。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网络交换机,具有供网络或者终端连接的多个端口,进行端口之间的路由。网络交换机具备命令存储部和访问控制部。命令存储部与预先设定的命令指定信息建立对应地存储从控制该网络交换机的控制装置获取到的针对物理设备的多个命令。物理设备是设置于多个端口的各个端口并实现物理层的设备。访问控制部从控制装置获取具有命令指定信息和指定多个物理设备中的任意物理设备的设备指定信息的简易命令。于是,访问控制部对由简易命令所示的设备指定信息指定的物理设备执行根据简易命令所示的命令指定信息而从命令存储部读出的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01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