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覆玻璃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0373.5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T·保罗;A·诺瑟;T·布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跃龙 |
地址: | 英国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多层涂层叠层的透明基材及其在双层玻璃件单元制造中的用途,其中涂层叠层包含:n个功能金属层m;和n加1(n+1)个电介质层d,其中电介质层位于每个功能金属层之前和之后,以及其中n是从基材算起的叠层中的功能金属层的总数,并且大于或等于3;和其中每个电介质层包含一个或多个层,其特征在于:多层涂层叠层中的每个功能金属层的几何层厚度Gm大于多层涂层叠层中在其之前出现的每个功能金属层的几何层厚度,即Gmi+1Gmsubgt;i/subgt;,其中i是从基材算起的多层涂层叠层中的功能金属层的位置,并且其中对于位于每个功能金属层m之前和之后的每个电介质层d,每个电介质层的光学层厚度(opln)大于或等于涂层叠层中位于其之前的电介质层的光学层厚度(oplsubgt;n‑1/subgt;),条件是:涂层叠层中的第一电介质层的光学层厚度(oplsubgt;1/subgt;)的两倍小于涂层叠层中的第二电介质层的光学层厚度(oplsubgt;2/subgt;),即(2×oplsubgt;1/subgt;)oplsubgt;2/subgt;;和涂层叠层中最后一个电介质层的光学层厚度(oplsubgt;n+1/subgt;)的两倍大于倒数第二个电介质层的光学层厚度(oplsubgt;n/subgt;),即(oplsubgt;n/subgt;)(oplsubgt;n+1/subgt;)×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涂层的基材,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涂层的透明基材,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多层,其中的一些包含反射太阳辐射和/或红外辐射的功能层。
包含例如玻璃的透明基材可以设置有涂层,以降低基材的发射率(“低-e涂层”),并且当基材被安装在例如建筑物中时,通过反射例如由建筑物的内部发射的红外辐射,和/或降低其太阳能透射率(“太阳能控制涂覆材料”)而屏蔽室内空间来实现隔热性能以抵抗过多的太阳能(热量)进入。
当施加于玻璃基材时提供这种低发射率(低-e)和/或日光控制的涂层可以例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如溅射来沉积。溅射的低辐射率和阳光控制涂层叠层通常包含重复序列,例如:
“基材/基础电介质层序列a/银(Ag)/电介质层序列b”,其中电介质序列a和b不一定都具有相同的厚度或成分。
在这种类型的层系统中,银层主要用作红外(IR)反射层,而可以通过合适的材料和厚度的选择使用电介质层(“DL”)层来影响在光谱的可见光区域内的透射率和反射特性,以及作为热能发射的能量,即涂覆玻璃基材的发射率和太阳能透射率。
反射不利地影响透过玻璃基材的视线。对于透过玻璃基材的清晰视野对其功能重要的应用,此问题尤为显著。
此外,在玻璃制造行业中有对这样的涂覆玻璃基材的持续需求:这些涂覆玻璃基材在隔热性能和所需的低发射率方面满足汽车和建筑玻璃件的苛刻性能要求,结果导致越来越复杂的层序列(或叠层)用于涂覆玻璃基材(基于一系列的电介质材料)。因此,在玻璃制造行业中,涂覆的基材中电介质序列的数量为2或甚至3变得越来越普遍。
例如,在WO 2011/020974中,描述了一种具有薄膜多层结构的透明玻璃基材,该薄膜多层结构包含至少三个金属性功能层和位于金属性功能层任一侧上的四个抗反射涂层的交替阵列,该抗反射涂层还包含多层。
在US 5,595,825中公开了一种涂覆有膜叠层的基材,该膜叠层包含至少三个在光谱的红外(IR)部分具有反射特性并且具有高选择性(即对给定TL值,高的光透射率TL与太阳因子(SF)之比(TL/SF))的膜。
US 2013/0057951描述了具有基于例如银和n+1个电介质层的n-功能层的层系统。位于叠层内的吸收层是非常重要的。
US 2017/0059753还描述了具有多个金属功能层(例如银)的膜,该金属功能层具有至少一个吸收层。功能层被相位调整层(电介质层)围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03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辨率激光诱导正向转移
- 下一篇:交互式车辆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