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墨组合物、光转换层和滤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1393.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6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乙木荣志;利光麻里子;小林方大;田渊穰;三木崇之;清都育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1/08 | 分类号: | C09K11/08;C09K11/56;C09K11/70;C09K11/88;C09D11/03;C09D11/101;C09D11/38;G02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张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组合 转换 滤色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墨组合物,含有发光性纳米晶体粒子、由至少1种光聚合性化合物构成且汉森溶解度参数中的δp为3.0MPa0.5以上的光聚合性成分、以及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亚磷酸酯化合物,式(1)中,X1~X3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1表示烷基,*表示连接键。[化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组合物、光转换层和滤色器。
背景技术
以往,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器中的像素部(滤色器像素部)例如使用含有红色有机颜料粒子或绿色有机颜料粒子、以及碱溶性树脂和/或丙烯酸系单体的固化性抗蚀剂材料且通过光刻法来制造。
近年来,强烈要求显示器的低耗电化,正在积极地研究使用例如量子点、量子棒、其他无机荧光体粒子等发光性纳米晶体粒子来代替上述红色有机颜料粒子或绿色有机颜料粒子从而形成红色像素、绿色像素之类的像素部的方法。
然而,利用上述光刻法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中,从其制造方法的特征考虑,存在包含较高价的发光性纳米晶体粒子的像素部以外的抗蚀剂材料发生浪费这样的缺点。这样的状况下,为了消除如上所述的抗蚀剂材料的浪费,开始研究通过喷墨法来形成光转换基板像素部(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0169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的光刻法中,作为油墨组合物中所含的光聚合性成分,有时使用极性低的化合物。然而,在利用喷墨法来形成滤色器像素部的情况下,期望使用极性高的光聚合性成分以使构成所使用的打印机油墨头的有机材料不会溶出。
本发明人等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使用包含极性高的光聚合性成分的油墨组合物且利用喷墨法来形成滤色器像素部,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外量子效率(EQE:ExternalQuantum Efficiency)。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油墨组合物的光转换层和滤色器,上述油墨组合物是包含极性高的光聚合性成分的油墨组合物,并且可利用喷墨法形成具有优异的外量子效率的滤色器像素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并用极性高的光聚合性成分和亚磷酸酯化合物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的亚磷酸酯化合物,能够提高滤色器像素部的外量子效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油墨组合物,其含有发光性纳米晶体粒子、由至少1种光聚合性化合物构成且汉森溶解度参数中的δp为3.0MPa0.5以上的光聚合性成分、以及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亚磷酸酯化合物。
[化1]
[式(1)中,X1~X3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1表示烷基,*表示连接键。]
根据以上方面的油墨组合物,能够利用喷墨法形成具有优异的外量子效率的滤色器像素部。
式(1)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3。
亚磷酸酯化合物优选在25℃、1个大气压下为液态。
亚磷酸酯化合物优选具有2个由上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
亚磷酸酯化合物优选不具有芳香环。
亚磷酸酯化合物优选为下述式(6)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1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