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瞬态换向电流注入电路的混合式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1890.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6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正·J·沈;元丰·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H01H3/00;H01H9/30;H01H7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美国伊利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瞬态 换向 电流 注入 电路 混合式 断路器 | ||
一种断路器和操作方法。断路器包括第一电流路径和第二电流路径,第一电流路径包括机械开关,例如超快机械开关,第二电流路径与第一电流路径并联,并且第二电流路径具有与双向电力电子开关串联的电流注入器,例如瞬态换向电流注入电路。来自机械开关路径的短路故障电流通过电流注入传输到电子路径,然后中断故障电流。脉冲电流产生于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电子开关,并且机械开关在脉冲电流期间被断开。在打开机械开关时,脉冲电流和电子开关减少或消除了电弧。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13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列号No. 62/760,200的权益。该在审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在下文中具体出现的那些部分。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力分配或传输系统中的电路保护装置。
近年来,诸如MVDC(1,000V至100,000V)或HVDC(100,000V至1,000,000V)的DC(直流)电源系统因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容量而备受关注。但是,保护这些DC电源系统免受短路故障的影响仍然是一项重大技术挑战。由于直流电源中缺乏零交叉,传统的机电断路器无法可靠地中断DC故障电流。如图1所示,目前解决方案是在正常操作下在主电流传导路径中使用串联辅助换向电力电子开关,但这会导致明显的功率损耗和自发热。本发明旨在克服这种基本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断路器,其能够将短路故障电流从机械开关支路快速传递到电子支路,然后在没有电弧的情况下中断故障电流。
本发明的总体目的至少可以部分地通过一种断路器来实现,该断路器包括具有机械开关的第一电流路径和与第一电流路径并联的第二电流路径。第二电流路径包括与电子开关串联的电流注入器。第一电流路径理想地不包括与机械开关串联的任何电子开关。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机械开关是/或包括超快机械开关,和/或电子开关是/或包括双向电力电子开关。电流注入器可以是瞬态换向电流注入电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断路器包括电流传感器,其中在传感器检测到过电流状况时,电流注入器产生脉冲电流。当电流注入器将负载电流从第一电流路径换向第二电流路径时,机械开关打开。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压敏电阻与第二电流路径并联连接,其中在电子开关断开时,压敏电阻激活。压敏电阻可以在电流注入器的下游并且与电子开关并联。
断路器可以包括,或与之配合使用,任何合适的控制系统或电路,以在第一电流路径中检测到过电流状况时激活电流注入器。电流状态可以通过电流,电压和/或温度传感器来监控。在激活时,电流注入器产生电流,理想的是校准的脉冲电流,以将负载电流从第一电流路径换向第二电流路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断路器可以包括电源转换器。电源转换器可以包括与电容器组合的辅助DC电源。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DC电路保护的方法,例如使用上述任何断路器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经由电流注入将短路故障电流从机械开关支路传送到电子支路,然后中断故障电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负载电流从电源处通过所述机械电流支路/路径流向负载,而不是电子电流分支/路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电流路径中提供机械开关和在第二电流路径中提供电子开关,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与第一电流路径并联;检测第一电流路径中的过电流状况;在第二电流路径中产生到电子开关的脉冲电流;在脉冲电流期间打开机械开关。脉冲电流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一电流路径的负载电流和/或机械开关电流。脉冲电流和电子开关在打开机械开关时理想地减少或消除电弧。打开机械开关后,电子开关将关闭或以其他方式断开。
结合所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其他目的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断路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未经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1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感测生理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纳米纤维结构的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