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以及包含该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1996.4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5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昔文基;高炳洙;任喆洙;金贤娥;金奎植;朴勇泌;韩甲钟;吴唯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乐普拓 |
主分类号: | C07D413/14 | 分类号: | C07D413/14;C07D417/14;H01L51/00;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黄丽娟;张云志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衍生物 以及 包含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式1表示的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该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有效地吸收来自外部光源的高能紫外光以使对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存在的有机物质的损伤最小化,有助于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所述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包含所述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苯并吡咯胺(tribenzazole amine)衍生物以及包含该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和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使用所述三苯并吡咯胺衍生物以实现高的折射率和紫外吸收率两者的覆盖层。
背景技术
随着近来朝着大尺寸显示器的发展趋势,在显示器工业中对占用小空间的平板显示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多。液晶显示器(LCD)具有有限的视角并且因为它们不是自发光的,因此需要额外的光源。由于这些原因,自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有前途的显示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1963年,Pope等人在OLED领域利用蒽芳烃的单晶对载流子注入电致发光(EL)进行了首次的研究。基于该研究,理解和研究了有机材料中如电荷注入、复合、激子形成和发光等基本机理以及发光性质。
特别是,随着器件结构的变化和器件材料的发展,提出了旨在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的各种方法(Sun,S.,Forrest,S.R.,Appl.Phys.Lett.91,263503(2007)/Ken-TsungWong,Org.Lett.,7,2005,5361-5364)。
典型的OLED显示器基本上具有由阳极、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射层(EML)、电子传输层和阴极组成的多层结构。即,OLED显示器具有其中将有机多层膜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结构。
通常,有机发光是指其中使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使用有机发光的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包括阳极、阴极和插入其间的有机层的结构。该有机层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层构成,以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例如,有机层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射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当在有机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从阳极和阴极分别将空穴和电子注入到有机层中。在有机层中空穴与电子重新结合形成激子。激子降到基态而发光。这种有机发光器件已知具有许多优点,包括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宽视角、高对比度和快速响应。
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层的材料可以根据它们的功能分为发光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和电子注入材料。
发光材料包括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蓝色、绿色和红色发光材料,以及为获得更自然的颜色所必需的黄色和橙色发光材料。其它的发光材料是可以通过能量传递用于获得高颜色纯度和提高发光效率的主体/掺杂剂体系。原理是当将少量的掺杂剂(该掺杂剂的能带隙小于且其发光效率高于作为发射层的主要材料的主体)引入发射层时,由主体产生的激子被传输到掺杂剂中以高效率发射光。此时,由于主体的波长移位到掺杂剂的波段,因此可以根据掺杂剂的类型获得所希望的波长的光。
已经开发出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层的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和电子注入材料,以实现器件的优异特性。使用最近商业化的有机层材料的有机发光器件因其性能已得到认可。
然而,自从有机发光器件商业化以来,除了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之外的特性已经在考虑中。
大多数的有机发光器件长时间暴露于外部光源,因此处于暴露在高能量的紫外光下,这样持续影响构成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材料。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将紫外吸收覆盖层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上以防止它们暴露于高能量的光源下来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乐普拓,未经株式会社乐普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19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适当神经网络输入检测和处理
- 下一篇:扫描天线和扫描天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