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用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2027.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上原祥佳瑞;水谷和秀;池宫完;伊贺纪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F25D11/00;F25D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制冷 装置 | ||
本公开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集装箱用制冷装置,当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而使集装箱或集装箱用制冷装置出现异常时,能迅速地掌握该异常。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包括具有制冷剂回路(40)的制冷循环单元(30)和控制该制冷循环单元(30)工作来将集装箱(11)的箱内空气的温度调节到期望温度的控制器(80),在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中,所述控制器(80)包括冲击判断部(83)和异常诊断部(84),冲击判断部(83)判断是否有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11),当该冲击判断部(83)判断有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11)时,异常诊断部(84)对集装箱(11)和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诊断其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的异常诊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了将海运或陆运所使用的集装箱的箱内空间冷却到适合储存植物等储存物的温度,常使用集装箱用制冷装置(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集装箱用制冷装置设在可开关地封住集装箱的开口部的壳体上,且具有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所述集装箱用制冷装置使低压制冷剂与箱内空气在设在壳体的箱内侧的制冷剂回路的蒸发器中进行热交换并使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循环,由此对箱内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7-20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往船舶和车辆上装载时或在堆场,有时会用起重机等让上述运输用集装箱移动,此时上述运输用集装箱会受到强烈的冲击作用。当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时,集装箱和集装箱用制冷装置可能会损坏,导致集装箱和集装箱用制冷装置陷入异常状态,如集装箱的气密性能和隔热性能等降低或制冷剂向箱内泄漏等。
然而,就现有的集装箱用制冷装置而言,虽然会定期进行诊断集装箱和集装箱用制冷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自动自我诊断工作,但当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时没有进行上述诊断。因此,即使因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而使集装箱和集装箱用制冷装置陷入异常状态,也无法在进行下一次自动自我诊断工作之前诊断集装箱内的状态,无法尽早地掌握该情况。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制冷装置,当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而使集装箱或集装箱用制冷装置出现异常时,能迅速地掌握该异常。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公开是一种集装箱用制冷装置,是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所述集装箱用制冷装置包括具有制冷剂回路40的制冷循环单元30和控制该制冷循环单元30工作来将集装箱11的箱内空气的温度调节到期望温度的控制部80。所述控制部80包括冲击判断部83和异常诊断部84,所述冲击判断部83判断是否有强烈的冲击作用于所述集装箱11,当所述冲击判断部83判断有强烈的冲击作用于所述集装箱11时,所述异常诊断部84对所述集装箱11和所述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诊断其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的异常诊断。
在第一方面中,因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11而进行异常诊断,因此当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11而使集装箱11或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陷入损坏等异常状态时,不必等到下一次自动自我诊断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掌握陷入异常状态这一情况。
第二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在所述集装箱11内设有检测所述制冷剂回路40的制冷剂泄漏情况的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4,所述异常诊断部84在所述异常诊断中根据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4的检测值判断是否有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40泄漏出来,当判断出有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40泄漏出来时,所述异常诊断部84则诊断所述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处于异常状态。
在第二方面中,当强烈的冲击作用于集装箱11,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的管道损坏而陷入制冷剂向集装箱11的箱内泄漏的异常状态时,能够迅速地掌握陷入异常状态这一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2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