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实时位置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2107.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6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埃里克·J·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装国际美国公司;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G01S13/74 | 分类号: | G01S13/74;G01S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罗利娜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实时 位置 系统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对象的环境来确定便携式设备相对于对象的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基于从设置在对象上的第一对象设备传输的通信的接收信号特性来确定对象的环境。基于所确定的环境类型或其特性,可以选择定位器或适配器或这两者以确定关于便携式设备相对于对象的位置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确定关于便携式设备和诸如交通工具的对象的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对象的实时位置或方位确定在各种应用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实时定位系统(RTLS)被使用并且被信赖,以用于在很多领域中跟踪对象(诸如便携式设备),这些领域包括例如汽车、存储、零售、用于认证的安全访问和用于授权的安全访问。
汽车领域的一种常规RTLS系统包括位于交通工具内并且能够经由射频(RF)与便携式设备通信的收发器或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便携式设备之间的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诸如通信的信号强度)可以被监测并且用作确定便携式设备相对于交通工具的位置的基础。例如,如果通信的信号强度较低,则相对于其中信号强度高的通信,便携式设备可能离交通工具较远。通常,随着便携式设备与交通工具之间的距离的增加,通信强度会下降。
使用基于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函数,可以计算便携式设备相对于交通工具的位置。然而,函数的准确性可能会在应用之间以及在不同环境之间有显著差异。函数在设定条件下对于一个系统可能被认为是准确的,并且在不同条件下或稍微不同的系统下提供明显不准确的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的这样的不准确性可能会对用户体验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导致使用基于密钥卡的备选常规系统,这些系统目前比基于RTLS系统的电话即钥匙(PaaK)系统更加成熟。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对象的环境来确定便携式设备相对于对象的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基于从设置在对象上的第一对象设备传输的通信的接收信号特性来确定对象的环境。作为示例,接收信号特性可以由设置在对象上的第二对象设备来确定,诸如设置在对象上并且被配置为接收从第一对象设备传输的无线通信的传感器设备。作为另一示例,接收信号特性可以由与对象分离并且被配置为接收从第一对象设备传输的无线通信的便携式设备来确定。基于所确定的环境类型或其特性,可以选择定位器或适配器或这两者以确定关于便携式设备相对于对象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与便携式设备相对于对象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固定位置设备和控制器。固定位置设备可以被设置在相对于对象的固定位置,并且可以包括被配置为经由通信链路与便携式设备无线通信的天线。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确定关于便携式设备相对于对象的位置信息。控制器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提供关于便携式设备在第一环境中相对于对象的位置信息的第一定位器,其中第一定位器基于在便携式设备与固定位置设备之间无线传输的通信的信号特性来确定位置信息。控制器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提供关于便携式设备在第二环境中相对于对象的位置信息的第二定位器,其中第二定位器基于从便携式设备向固定位置设备无线传输的通信的信号特性来确定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选择所述第一定位器和所述第二定位器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器以基于对象的环境来确定位置信息,并且确定对象的环境,其中对象的环境基于关于从所述固定位置设备传输的无线通信的接收信号特性而被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器是被配置为基于一个或多个适配器定位器参数来影响第一定位器的输出的适配器定位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与便携式设备相对于对象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相对于对象的固定位置提供固定位置设备;以及从固定位置设备传输无线通信。可以关于从固定位置设备传输的无线通信来感测接收信号特性,并且可以基于接收信号特性来确定对象的环境。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对象的所确定的环境来选择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器,其中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被配置为基于从便携式设备传输的无线通信来确定与便携式设备相对于对象有关的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装国际美国公司;株式会社电装,未经电装国际美国公司;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2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