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照亮设备的感应烹饪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3392.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6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拜尔莱因;约亨·霍尔茨英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12 | 分类号: | H05B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李新燕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照亮 设备 感应 烹饪 灶具 | ||
一种带有照亮设备的感应烹饪灶具(1),包括:盖元件(2),该盖元件布置在该感应烹饪灶具的顶侧并且包含至少一个加热区;底板(5),该底板布置在该盖元件(2)的下方;以及具有感应线圈(10)的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单元(3)。该感应线圈单元(3)被布置在该至少一个加热区的下方。根据本发明,发光二极管(4)安装至该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单元(3)的中心。该发光二极管(4)与该底板(5)之间的导热接触是通过弹簧元件(12)将该发光二极管(4)的至少一个表面按压到该底板(5)上提供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照亮设备的感应烹饪灶具。
除其他之外,带有照亮设备的感应烹饪灶具是从DE 202012003287 U1、EP2458285A1或EP 2405713A1已知的。
已知的感应烹饪灶具尤其包括:盖元件,该盖元件布置在感应烹饪灶具的顶侧并且包含至少一个加热区;底板,该底板形成布置在盖元件的下方;安装至底板的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单元。感应线圈单元包含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用于加热放置在盖元件顶部的炊具。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单元被布置在该至少一个加热区的下方。感应烹饪灶具包含照亮设备,比如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特别是用于指示加热区。
特别地,已知的是将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例如经由其印刷电路板借助于胶带安装至由铝制成的底板上以提供导热性,使得可以耗散运行期间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烹饪灶具,该感应烹饪灶具包含带有可靠散热的照亮设备。
该目的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感应烹饪灶具来实现的。
一种带有照亮设备的感应烹饪灶具包括:盖元件,该盖元件布置在感应烹饪灶具的顶侧并且包含至少一个加热区;底板,该底板布置在盖元件的下方;以及包含感应线圈的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单元。感应线圈单元被布置在盖元件的下方、在至少一个加热区下方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安装至该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单元的中心,尤其是使得发光二极管位于感应线圈的中心。发光与底板之间的导热接触是通过弹簧元件将发光二极管的至少一个表面按压到底板上提供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将发光二极管(LED)、特别是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安装至该至少一个感应线圈的中心。发光二极管和感应线圈可以形成单个组件单元。这有利于感应烹饪灶具的组装,并且改进了公差链,因为发光二极管已经直接附接至感应线圈。
本发明的布置所具有的优点是简化几何形状、便于组装以及降低工具成本。可以避免发光二极管的错误组装。
本发明的布置所包含的优点是减少了需要组装的零件数量。因此,改进了组装流程。还可以减少用于组装或在随后需要改变烹饪区的位置的情况下的工具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对该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特别地,散热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至少一个表面与底板的热接触提供的。特别地,弹簧元件被布置成朝向底板偏置发光二极管。例如,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特别是印刷电路板)的下侧通过弹簧元件偏置和/或弹性变形的动作被压靠在表面底板上。以这种方式,建立了发光二极管与底板之间的导热性。避免了难以分离的连接、如粘合连接。这有利于相对于底板重新调整感应线圈单元和/或更换故障感应线圈单元。
优选地,底板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例如金属)制成。根据优选实施例,底板由铝制成。
根据优选实施例,发光二极管与底板之间的导热接触包含布置在发光二极管与底板之间的导热带或导热箔片。导热带或导热箔片具有高导热性。优选地,导热带或导热箔片是电绝缘的。特别地,导热带或导热箔片可以被布置在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的下侧。
根据优选实施例,弹簧元件由硅树脂制成。硅是用于提供足够偏置力的具有合适弹性的材料,以确保发光二极管与底板的良好导热接触。在此意义上,发光二极管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可以借助于由弹簧元件输送的力配合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未经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3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