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植入性构建体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3510.0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佑珊;胡家荣;S·鲁文尼;W·R·N·伯奇;黎坚;林天麟;A·舍卡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
主分类号: | C12N5/077 | 分类号: | C12N5/077;A61L27/38;A61L27/18;A61L27/54;A61L27/58;A61K35/32;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3 | 代理人: | 王思琪;王建秀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构建 及其 制造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制造包含软骨形成分化细胞和一个或多个聚己内酯(PCL)微载体的可植入性构建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间充质基质细胞生长培养基中用一个或多个PCL微载体以悬浮培养物培养间充质基质细胞,以允许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附着至所述PCL微载体,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间充质基质细胞-PCL微载体复合体,其中搅拌悬浮培养物;
b)在搅拌所述悬浮培养物的同时,从a)中的所述悬浮培养物中收获所述一个或多个间充质基质细胞-PCL微载体复合体;
c)在无搅拌和无离心的条件下在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生长培养基中培养来自b)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间充质基质细胞-PCL微载体复合体;
d)在无搅拌和无离心的条件下在软骨形成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来自c)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间充质基质细胞-PCL微载体复合体,以使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分化为软骨形成分化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a)中待培养的间充质基质细胞的数量为每份PCL微载体构建体约3×104至约7×104、或约4.5×104至约5.5×104、或约5×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b)在a)的对数生长早期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a)的所述对数生长早期为从在a)中开始培养起约2.5天至约3.5天、或约3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对数生长早期,间充质基质细胞在所述微载体上的汇合度为约20%至约30%、或约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c)和/或d)包括在支撑表面上以粘附培养物培养所述一个或多个间充质基质细胞-微载体复合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表面是低粘附支撑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c)包括培养所述一个或多个间充质基质细胞-微载体复合体约1天、或约18至2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d)包括培养来自c)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间充质基质细胞-微载体复合体约14天至约28天、或约21天至约28天、或约28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a)在间充质基质细胞生长培养基中用一种PCL微载体构建体以悬浮培养物培养约4.5×104至约5.5×104个间充质基质细胞约2.5至约3.5天或直至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的汇合度为约20%至约30%,以允许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附着至所述PCL微载体,从而形成间充质基质细胞-PCL微载体复合体,其中搅拌所述悬浮培养物;
b)在搅拌所述悬浮培养物的同时,从a)中的所述悬浮培养物中收获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PCL微载体复合体;
c)在无搅拌和无离心的条件下在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生长培养基中培养来自b)的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PCL微载体复合体约0.5至约1.5天;
d)在无搅拌和无离心的条件下在软骨形成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来自c)的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PCL微载体复合体约14天至约28天,以使所述间充质基质细胞分化为软骨形成分化细胞。
11.一种包含软骨形成分化细胞和一个或多个PCL微载体的可植入性构建体,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产生。
12.一种包含软骨形成分化细胞和一个或多个聚己内酯(PCL)微载体的可植入性构建体,其中每个PCL微载体的软骨形成分化细胞的数量为约10至约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未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35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迁移容器
- 下一篇:用于PTP1B相关病症的反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