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8991.4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2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熖;高野一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扇港元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刘明霞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连接器 组件 | ||
一种防尘件组件,形成为适配器的一部分。铰接防尘件组件固定至适配器壁。防尘板覆盖形成在适配器的其中一侧的开口以防止碎片进入适配器以及扭曲相对的光纤连接器之间的光信号。防尘板从旋转轴线成角度阿尔法延伸。防尘板被绕旋转轴线的销布置的偏置弹簧偏置闭合。
背景技术
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对于带宽的需求继续经历指数级增长。为了高效、经济地满足此需求,数据中心必须以低损耗预算实现超高密度布线。光纤已成为数据中心为满足对于数据量和传输速度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使用的标准布线介质。
单独的光纤是非常小的。例如,即使具有保护性涂层,光纤也可直径仅为大约250微米(仅为人头发直径的大约4倍)。如此,数以百计的纤维可以安装在占据相当小的空间的线缆中。然而,对于线缆之间的连接,纤维通过连接器端接。多个纤维可布置在单个连接器内。例如,多纤维连接器,诸如使用多纤维推入式/拉出式(MPO)技术的多纤维连接器可容纳并连接12或24根纤维。连接器,诸如MPO型连接器,一般包括容纳端接纤维的端部的套管的壳体部分。套管一般用于保持光纤的端部以连接光纤。可用于MPO型连接器的光纤套管的一种类型是MT(可机械转换)套管。
典型地,MPO连接器接在一起以将一个光纤线缆的光传输路径连接到另一个光纤线缆或装置,该连接可通过将MPO连接器插入MPO适配器中来完成。适配器一般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端口的壳体或一部分壳体,该至少一个端口构造成接收并保持连接器以促进该连接器套管与另一个连接器或其他装置的套管的光学连接。适配器可用于促进容纳在底座内的连接。此处使用的术语“底座”泛指用于容纳电子器件或开关器件的容纳结构。
由于使用MPO光纤连接器,造成尺寸减小的空气中的小颗粒或碎片可以沉积在MT套管的端面上,并且干扰相对的MT套管的光信号或来自激光的光源。
因此,仍需要具有适当的防碎片或防尘保护的多纤维的光纤连接器,并且使用防尘板有助于实现此期望的结果。此外防尘板可以在套管端面接触防尘板时产生碎片,所以本发明针对此问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方案。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防尘件是置于MPO光纤连接器的近端端部上的帽。在使用期间,防尘帽可能丢失或脱落。需要永久的、形成为适配器和连接器系统或适配器组件的一部分的防尘帽。此外防尘件在第一连接器从保护相对的第二连接器端面的适配器移除时通常作用为闭合的。当第一连接器从适配器移除时,使用者可清洁套管端面后再插入适配器中。所以当适配器不具有在其端口内的连接器时,防尘件闭合有助于防止碎片经由开放或暴露的端口进入。
第一实施方式是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适配器。第一端部接收光纤连接器。第二端部具有双防尘板,其中每个防尘板在铰接组件上固定至适配器壳体的壁或侧面。单独的弹簧将每个防尘板偏置闭合。每个防尘板沿着适配器的纵向轴线偏离了角度阿尔法。角度阿尔法对于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基本相同,所以当每个防尘板被偏置闭合时,第一防尘板的前缘接触第二防尘板的前缘,从而提供了针对在光纤连接器未插入端口中时进入适配器端口的碎片的实质屏障。当第一前缘接触第二前缘时,依据弹簧力,第一防尘板或第二防尘板会略向内弯折以帮助形成沿着防尘板的边缘的紧密密封。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单个铰接防尘板覆盖了该端口并帮助防止碎片在连接器从适配器端口移除时进入。单个板的发明减少了器件的数量,并且不依赖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双板系统在边缘处的配合。在此实施方式中,防尘板由具有弹簧常数的材料制成,诸如金属,由此形成活动铰链,所以不再需要单独的偏置弹簧以在连接器未插入适配器端口中时保持防尘件闭合。
附图说明
图1绘出了使用防尘帽的现有技术的MPO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绘出了重新构造成用于部署内置防尘件的适配器的MPO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部署内置防尘件组件的适配器的剖视图;
图4A是部署在适配器端口中的防尘板和铰链组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扇港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扇港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8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