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阵列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9050.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1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库里克;索斯藤·费尔;斯蒂芬·厄尔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LTS洛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德海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2 | 代理人: | 于未茗 |
地址: | 德国莱茵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容器 | ||
1.一种微阵列容器(10),包括:
第一侧(12),所述第一侧(12)为上侧;
第二侧(14),所述第二侧(14)为下侧;
载体结构(16),所述载体结构用于将所述微阵列容器(10)连接到施用点(18);
载体表面(20),所述载体表面连接至所述载体结构(16);
微阵列(22),所述微阵列连接到所述载体表面(20);以及
铰接装置(26),所述铰接装置在所述载体表面(20)与所述载体结构(16)之间,
其中,所述铰接装置(26)使得连接到所述载体表面(20)的所述微阵列(22)沿着所述微阵列(22)的范围相对于所述载体结构(16)移动,
其中所述铰接装置(26)至少包括第一挠曲部(28)和第二挠曲部(30),其中所述第一挠曲部(28)和所述第二挠曲部(30)仅允许微阵列(22)的线性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曲部(28)与所述载体表面(20)形成为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曲部(28)和所述第二挠曲部(30)被布置成大致彼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合装置(60),在所述第一挠曲部(28)与所述第二挠曲部(30)之间的接合销(32),使得在所述接合装置(60)接合时,防止所述挠曲部(28、30)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防止所述挠曲部(28、30)与所述载体结构(16)之间的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曲部(28)和/或所述第二挠曲部(30)是线性挠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表面(20)与所述铰接装置(26)和/或与所述微阵列(22)形成为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26)具有1自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装置(70),在所述第一挠曲部(28)与所述第二挠曲部(30)之间,用于线性引导所述载体表面(20),其中,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导杆(7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26)形成为使得在偏转之后其独立地返回到起始位置,或者形成为使得在偏转之后其保持在偏转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力引入结构(34),所述力引入结构间接或直接地连接至所述微阵列(22)和/或所述载体表面(20)的后侧,并且从其凸起地开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膜(36),所述基膜被所述微阵列(22)穿透,其中,所述基膜(36)在所述第二侧(14)上将所述微阵列容器(10)以无菌方式与周围环境隔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36)以可剥离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载体结构(16)。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到所述载体结构(16)的覆盖膜(38),其中,所述覆盖膜(38)在所述第一侧(12)上将所述微阵列容器(10)以无菌的方式与周围环境隔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阵列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38)是柔性的和/或易碎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TS洛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未经LTS洛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90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针织带的袜子
- 下一篇: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