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皮形成模具和蜂窝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9231.5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T·W·布鲁;M·A·斯佩策里斯;E·L·汤普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26 | 分类号: | B28B3/26;B29C48/11;B29C48/30;B29C48/25;B29C48/3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璐;乐洪咏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皮 形成 模具 蜂窝 挤出 | ||
1.一种蜂窝挤出模具装置,其包含: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基体模具主体和表皮形成面罩;
其中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具有
入口面,
出口面,
中心开口,
多个进料孔,其从入口面延伸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中,直到进料孔端部,以及
一个或多个表皮形成主体狭槽,每个表皮形成主体狭槽从位于进料孔端部的表皮形成主体狭槽入口穿过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延伸至出口面;
其中,所述基体模具主体沿纵轴线设置在所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的中心,并且所述基体模具主体具有多个基体进料孔和多个平行于所述纵轴线延伸并与所述多个基体进料孔流体连通的基体狭槽;
其中,所述表皮形成面罩与所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的出口面接触;
其中,表皮形成面罩的一部分与表皮形成模具主体的一部分间隔开,使得表皮形成面罩和表皮形成模具主体适于协同形成围绕基体模具主体的外通道;和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表皮形成主体狭槽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构成同心环的表皮形成主体狭槽;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构成同心环的表皮形成主体狭槽包含至少一个内狭槽和至少一个外狭槽,所述至少一个内狭槽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狭槽的径向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表皮形成主体狭槽中的至少一个狭槽相对于从所述纵轴线延伸的半径以钝角(大于90度的流动角)与所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的出口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狭槽以大于90度的第一钝流动角与表皮形成模具主体的出口面相交,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外狭槽以大于90度的第二钝流动角与表皮形成模具主体的出口面相交,第一流动角和第二流动角是相对于从纵轴线延伸的半径测量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钝流动角小于所述第二钝流动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含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表皮形成主体狭槽中的一个或多个凹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凹腔包含位于一个或多个进料孔附近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出口面附近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出口面逐渐变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在所述表皮形成主体狭槽中的至少一个狭槽中限定变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在所述表皮形成主体狭槽中的至少一个狭槽中限定膨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含其中所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在所述表皮形成主体狭槽中的至少一个狭槽中限定膨胀部分和变窄部分。
11.一种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其包含:
入口面,出口面,
围绕纵轴线的中心开口,
多个进料孔,其从入口面延伸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中,直到进料孔端部,以及
一个或多个表皮形成主体狭槽,每个表皮形成主体狭槽从位于进料孔端部的表皮形成主体狭槽入口穿过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延伸至出口面;和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表皮形成主体狭槽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构成同心环的表皮形成主体狭槽;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构成同心环的狭槽包含至少一个内狭槽和至少一个外狭槽,所述至少一个内狭槽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狭槽的径向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狭槽包含延伸到所述出口面中并围绕所述中心开口的一个或多个连续狭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皮形成模具主体,其中所述表皮形成主体狭槽中的至少一个狭槽相对于从所述纵轴线延伸的半径以钝角(大于90度的流动角)与所述表皮形成模具主体的出口面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92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