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器具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9647.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秀之介;宫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8/04;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处置 器具 制造 方法 | ||
能量处置器具(2)包括:末端执行器(12),其通过赋予能量而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把手(6),其支承末端执行器(12)并且由操作者把持;第1端子(52),其与末端执行器(12)电连接,设为能够与末端执行器(12)一同以末端执行器(12)的中心轴线(Ax)为中心地相对于把手(6)进行旋转;以及基体单元(13),其配置在把手(6)内。基体单元(13)包括第2端子(15),该第2端子(15)通过与第1端子(52)抵接而将第1端子(52)和线缆(CA)电连接,该线缆(CA)与能量处置器具(2)的外部的控制装置(3)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器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这样的能量处置器具:通过对生物体组织的成为处置的对象的部位(以下记载为对象部位)赋予能量而对该对象部位进行处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能量处置器具包括手柄单元和相对于该手柄单元装卸自如的转换器单元。
手柄单元包括通过赋予超声波能量而对对象部位进行处置的末端执行器和支承该末端执行器并且由操作者把持的把手。
转换器单元与被供给的电力相应地产生超声波振动。而且,转换器单元将产生的超声波振动传递到末端执行器。由此,末端执行器将该超声波振动传递到对象部位。即,从末端执行器对对象部位赋予超声波能量。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07168号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能量处置器具中,用于向转换器单元供给电力的电缆以如下方式进行布线:经由把手而在该把手内与该转换器单元电连接。在此,从组装性的观点出发,在把手内的狭窄的空间中进行电缆的布线这样的繁琐的作业并不理想。
于是,期望一种能够提高能量处置器具的组装性的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性的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器具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能量处置器具包括:末端执行器,其通过赋予能量而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把手,其支承所述末端执行器并且由操作者把持;第1端子,其与所述末端执行器电连接,设为能够与所述末端执行器一同以所述末端执行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地相对于所述把手进行旋转;以及基体单元,其配置在所述把手内,所述基体单元具备第2端子,该第2端子通过与所述第1端子抵接而将所述第1端子和线缆电连接,该线缆与所述能量处置器具的外部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的能量处置器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将通过赋予能量而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的末端执行器组装于第1壳体,该第1壳体构成由操作者把持的把手;将具备第2端子的基体单元组装于所述第1壳体,该第2端子通过与第1端子抵接而将所述第1端子和与所述能量处置器具的外部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线缆电连接,该第1端子设为能够与所述末端执行器一同以所述末端执行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地相对于所述把手进行旋转;通过将构成所述把手的第2壳体组装于所述第1壳体来覆盖所述基体单元。
采用本发明的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器具的制造方法,起到能够提高组装性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9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