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层叠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0748.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若名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工作机械株式会社;技术研究组合次世代3D积层造形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主分类号: | B23K26/34 | 分类号: | B23K26/34;B23K26/04;B23K26/21;B29C64/153;B29C64/209;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兆阳;苏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层叠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三维层叠装置,在加工对象物上层叠成形层而形成呈悬伸形状的三维形状物,所述三维层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粉末供给部,向所述加工对象物的加工面供给粉末材料;
光照射部,对所述粉末材料照射光束而使被照射了所述光束的所述粉末材料的至少一部分烧结或熔融固化,从而形成所述成形层;
照射角度变更部,变更所述光照射部向所述加工面照射的所述光束的照射角度;及
控制部,以使相对于所述加工面的悬伸侧的所述照射角度在能够形成所述成形层的范围内小于90度的方式控制所述照射角度变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层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成形层的表面层叠所述成形层时以使相对于所述加工面的悬伸侧的所述照射角度逐渐变小的方式控制所述照射角度变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层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使相对于所述成形层的表面的所述照射角度成为90度的方式控制所述照射角度变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层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使悬伸侧的所述成形层的厚度比非悬伸侧的所述成形层的厚度薄的方式控制所述粉末供给部及所述光照射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层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层叠头的中心部设置有所述光照射部,在所述层叠头中的所述光照射部的周围设置有所述粉末供给部,所述照射角度变更部在变更所述照射角度时也变更所述粉末供给部向所述加工面喷射的喷射角度。
6.一种三维层叠方法,在加工对象物上层叠成形层而形成呈悬伸形状的三维形状物,所述三维层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向所述加工对象物的加工面供给粉末材料;
对所述粉末材料照射光束而使被照射了所述光束的所述粉末材料的至少一部分烧结或熔融固化,从而形成所述成形层;及
在形成所述成形层时,使相对于所述加工面的悬伸侧的所述光束的照射角度在能够形成所述成形层的范围内小于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层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形层的表面层叠所述成形层时,使相对于所述加工面的悬伸侧的所述照射角度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三维层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与悬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切断面切断呈悬伸形状的三维形状物的前端部,以使相对于所述切断面的悬伸侧的所述光束的照射角度在能够形成所述成形层的范围内小于90度的方式形成所述成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工作机械株式会社;技术研究组合次世代3D积层造形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未经三菱重工工作机械株式会社;技术研究组合次世代3D积层造形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07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