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设备的剩余寿命诊断方法和剩余寿命诊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1515.8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宗一郎;三木伸介;佐野幸治;盐田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R31/12;H0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秋瑾;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剩余 寿命 诊断 方法 装置 | ||
一种电气设备的剩余寿命诊断方法,在电气设备中设置对影响绝缘物劣化的评价项目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S1),接着,从存储有已设置的受变电设备的信息的“实绩数据库”中提取类似事例(S2),根据类似事例的值推定设置检测传感器时的表面电阻率并且根据推定值和使用年数0年的数据来获取使用年数‑表面电阻率的关系式(S3),利用存储有评价项目与表面电阻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基础实验数据库”和由检测传感器获得的数据(S3)来依次计算与使用年数相对应的表面电阻率(S4),根据在(S4)中求出的相关关系和规定的阈值来计算寿命年数(S5),并且从在(S5)中计算出的寿命年数中减去设置检测传感器时的电气设备的使用年数,以计算剩余寿命(S6)。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的剩余寿命诊断方法和剩余寿命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受配电设备是起到向工厂或建筑物提供电能的作用的设备,需要长期确保可靠性、稳定性以进行工作。在因长时间使用受配电设备而造成受配电设备中所使用的绝缘物劣化,由此而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生产中的损失或设备的保修等对生产设备或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变大。因此,希望存在能高精度地诊断受配电设备中所使用的绝缘物的劣化的技术。
受配电设备中所使用的绝缘物的劣化可以认为是通过以下的过程来进行的。
(1)在绝缘物的设置环境中悬浮的尘埃或气体(NOx(氮氧化物)、SOx(硫氧化物))附着,由此导致绝缘物的表面电阻率下降。此外,在湿度较高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绝缘物的表面电阻率也会下降。(2)由于漏电流所引起的焦耳热,从而在绝缘物上形成局部干燥带。(3)由于电压集中于干燥带,因而发生闪烁放电。(4)因放电而使绝缘物的有机物碳化从而形成导电路径,导致绝缘破坏。
为了防止因绝缘破坏的发生而引起电气故障的情况,需要掌握受配电设备中所使用的绝缘物的劣化状态,并且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更新。因此,需要定量地且高精度地掌握受配电设备中所使用的绝缘物的劣化度,且进行受配电设备的剩余寿命诊断。
作为现有的剩余寿命诊断方法,例如公开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41146号公报)中。据此,受配电设备中所使用的绝缘物的劣化诊断装置包括推定单元和诊断单元,由推定单元基于针对绝缘物而预先设定的评价项目(离子含量、色相、光泽度、反射率等)的系数和评价项目的实际测量值,并利用多变量分析来推定表面电阻率。然后,由诊断单元基于由推定单元推定出的表面电阻率和绝缘物的使用期间,求出表示表面电阻率相对于使用周期的变化的推定曲线,并基于推定曲线变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的时间点,求出绝缘物的有效期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41146号公报(图1~图1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现有的受配电设备中所使用的绝缘物的剩余寿命诊断方法中,需要对离子含量或色相等评价项目进行实际测量。在实际测量中,为了获得剩余寿命诊断所需的评价项目的测定及其值,必须奔赴设置有受配电设备的现场并采集样品,带回后进行分析,从而存在诊断费时费力这一问题。此外,在实际测量受配电设备的状况的情况下,由于作业而需要使受配电设备停电,但是由于伴随着工厂、事务所等的操作停止,因此不能简单应对,根据情况,存在有直到几年一次的维护检查时间点才能进行应对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剩余寿命诊断方法或剩余寿命诊断装置,即使省略了在设置有受配电设备等电气设备的现场的剩余寿命诊断所需的评价项目的测量,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诊断。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申请所涉及的电气设备的剩余寿命诊断方法是包含绝缘物的电气设备的剩余寿命诊断方法,该剩余寿命诊断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气设备中设置对影响绝缘物的劣化的评价项目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1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装置
- 下一篇: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