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2237.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雄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H01Q1/40 | 分类号: | H01Q1/40;H01Q13/08;H01Q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苏琳琳;闫月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1.一种天线,其具备:
电介质层叠体,其具有被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
电介质基板,其与上述电介质层叠体的一个表面接合;
辐射元件图案层、接地导体层以及导体图案层,它们分别形成于上述电介质层叠体的两表面以及各层间中的任一个不同的位置,
上述辐射元件图案层、上述接地导体层以及上述导体图案层从上述电介质基板侧朝向相反侧以上述辐射元件图案层、上述接地导体层、上述导体图案层的顺序而形成,
上述辐射元件图案层具有一个以上的辐射元件,上述导体图案层具有向上述辐射元件供电的供电线路,上述电介质层叠体是柔性的,上述电介质基板是刚性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中,
还具备形成于上述电介质基板与上述辐射元件图案层之间的上述电介质层叠体的表面或者层间的无源元件图案层,
上述无源元件图案层在至少一个与上述辐射元件对置的位置具有无源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无源元件的中心部,在俯视图中与上述辐射元件的中心部重叠,上述无源元件的偏振方向的长度比上述辐射元件的偏振方向的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无源元件的偏振方向的长度是上述辐射元件的偏振方向的长度的70~95%。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
还具备粘合上述电介质层叠体与上述电介质基板的电介质的粘合层,
上述无源元件形成于上述粘合层的上述电介质层叠体的表面,上述粘合层比上述无源元件厚,且比上述电介质基板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中,
还具备形成于上述辐射元件图案层与上述接地导体层之间的上述电介质层叠体的层间的无源元件图案层,
上述无源元件图案层在至少一个与上述辐射元件对置的位置具有无源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无源元件的中心部,在俯视图中与上述辐射元件的中心部重叠,上述辐射元件的偏振方向的长度比上述无源元件的偏振方向的长度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天线,其中,
还具备粘合上述电介质层叠体与上述电介质基板的电介质的粘合层,
上述辐射元件形成于上述粘合层的上述电介质层叠体的表面,上述粘合层比上述辐射元件厚,且比上述电介质基板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电介质基板的厚度是300~7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电介质层叠体的厚度是300μ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
四个或者六个或者八个上述辐射元件隔开间隔而排列为一直线状,并且串联连接,
上述供电线路向上述辐射元件的列的中央供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辐射元件的列配置为两列、成为一直线状,一个上述辐射元件的列具有与另一个上述辐射元件的列线对称或者点对称的形状,或者使另一个上述辐射元件的列平行移动后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辐射元件的列在该列的方向的正交方向上以规定间距排列有多列,按照上述辐射元件的列的相同顺序排列的辐射元件在上述正交方向上排列为一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规定间距是所使用的最高频率的波长的0.4~0.6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天线,其中,
上述辐射元件的列在该列方向的正交方向上以上述规定间距排列有多列的集团设置有多个,任意一个集团的上述辐射元件的列的列方向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22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