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镜筒以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92316.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4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五味渕治;堀越诚;和汤瑞葵;渡边常雄;北野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闫剑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以及 摄像 装置 | ||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透镜镜筒以及摄像装置。透镜镜筒具备:通过焦点距离的变更沿光轴移动的移动筒;所述移动筒所具备的第1驱动部;通过所述第1驱动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相对移动的第1透镜;所述移动筒所具备的第2驱动部;以及通过所述第2驱动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相对移动的第2透镜,在以第1焦点距离使所述第1透镜配置在最靠被摄体侧的第1状态下将焦点距离变更为第2焦点距离的情况下的所述第1透镜相对于所述移动筒的移动量,比在以所述第1焦点距离使所述第1透镜配置在比第1状态更靠像面侧的第2状态下将焦点距离变更为所述第2焦点距离的情况下的所述第1透镜相对于所述移动筒的移动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镜筒以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了具备对焦透镜并用马达驱动对焦透镜的各种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期望使透镜镜筒的进一步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5-493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的透镜镜筒构成为具备:通过焦点距离的变更而沿光轴移动的移动筒;所述移动筒所具备的第1驱动部;通过所述第1驱动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相对移动的第1透镜;所述移动筒所具备的第2驱动部;以及通过所述第2驱动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相对移动的第2透镜,在以第1焦点距离使所述第1透镜配置在最靠被摄体侧的第1状态下将焦点距离变更为第2焦点距离的情况下的所述第1透镜相对于所述移动筒的移动量,比在以所述第1焦点距离使所述第1透镜与所述第1状态相比配置在靠像面侧的第2状态下将焦点距离变更为所述第2焦点距离的情况下的所述第1透镜相对于所述移动筒的移动量小
第二方面的透镜镜筒构成为具备:通过焦点距离的变更沿光轴移动的移动筒;所述移动筒所具备的第1驱动部;通过所述第1驱动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相对移动的第1透镜;所述移动筒所具备的第2驱动部;以及通过所述第2驱动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相对移动的第2透镜,在以第1焦点距离使所述第1透镜配置在最靠被摄体侧的第1状态下将焦点距离变更为第2焦点距离的情况下的所述第1透镜相对于所述移动筒的移动量比在第1状态下将焦点距离变更为所述第2焦点距离的情况下的所述第2透镜相对于所述移动筒的移动量小。
第三方面的透镜镜筒构成为具备:通过焦点距离的变更沿光轴移动的移动筒;所述移动筒所具备的第1驱动部;通过所述第1驱动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相对移动的第1透镜;所述移动筒所具备的第2驱动部;以及通过所述第2驱动部相对于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相对移动的第2透镜,在变更了焦点距离的情况下配置在最靠被摄体侧的所述第1透镜的移动量比在变更了焦点距离的情况下配置在最靠被摄体侧的所述第2透镜的移动量小。
第四方面的摄像装置构成为具备上述透镜镜筒。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将透镜镜筒2安装于相机主体3而构成的相机1的概念图。
图2是透镜镜筒2的内凸轮筒83以及在其内径侧配置的筒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卸下内凸轮筒83且从与图2相反一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在从图3卸下马达移动筒100的状态下仅示出5组框50的驱动机构的图。
图5是说明5组透镜L5以及6组透镜L6的移动状态的图,(a)是变焦位置为广角端的状态、(b)是变焦位置为望远端的状态。
图6是说明在将焦点距离从广角端(W)变更为望远端(T)的情况下的、5组透镜L5的移动量、6组透镜L6的移动量、马达移动筒100的移动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2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自动呼梯登记系统
- 下一篇:瓶颈保护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