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卷取体、成型品和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92640.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4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信彦;小田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树脂 材料 卷取 成型 制造 方法 | ||
提供:适当地浸渗于连续增强纤维、且形成熔融状态时的薄膜的开孔、缺失被抑制的使用了MXD6等聚酰胺树脂的纤维增强树脂材料、以及卷取体、成型品和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其为至少沿单向并行的连续增强纤维中浸渗有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薄膜状的纤维增强树脂材料,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胺树脂(A)和除聚酰胺树脂(A)以外的聚酰胺树脂(B),所述聚酰胺树脂(A)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己二酸,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熔融张力为1mN以上、且熔融粘度为250Pa·s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卷取体、成型品和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使用了聚酰胺树脂的纤维增强树脂材料。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有由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合成的聚酰胺MXD6(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与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6、聚酰胺66相比,具有机械强度、弹性模量高、吸水性低等特征。另外,MXD6通过用玻璃纤维、无机质填料等进行增强来实现极高的强度、刚度,在各种领域中满足其要求。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MXD6等聚酰胺树脂和长纤维由第1金属箔与第2金属箔夹持并热压,前述热压后,将第1金属箔和第2金属箔剥离,前述第1金属箔在与前述聚酰胺树脂或长纤维接触的一侧的表面具有相对于环氧树脂100重量份含有包含硅原子的化合物1~30重量份的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662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MXD6向长纤维(连续增强纤维)的浸渗性良好,但需要通过热压以外的方法使MXD6浸渗于连续增强纤维的方法。
从上述观点出发,本发明人进行了研究,结果为了使MXD6浸渗于连续增强纤维,尝试了将MXD6熔融挤出成薄膜状,并且施加到使连续增强纤维粗纱开纤而得到者而进行浸渗。然而,知道MXD6的熔融状的薄膜的制膜性不稳定。具体而言,薄膜状的MXD6的一部分缺失或成为开孔的状态,无法将MXD6均匀地施加到连续增强纤维的表面整体。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改善MXD6的熔融状的薄膜的制膜性,则MXD6向连续增强纤维的浸渗性有可能会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适当地浸渗于连续增强纤维、且形成熔融状态时的薄膜的开孔、缺失被抑制的使用了MXD6等聚酰胺树脂的纤维增强树脂材料、以及卷取体、成型品和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基于上述课题的认识,本发明人发现:在制造纤维增强树脂材料时,在MXD6等聚酰胺树脂中,共混其他聚酰胺树脂,调整熔融挤出的聚酰胺树脂成分的熔融张力与熔融粘度,从而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具体而言,通过下述方案解决了上述课题。
1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其为至少沿单向并行的连续增强纤维中浸渗有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薄膜状的纤维增强树脂材料,
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胺树脂(A)和除前述聚酰胺树脂(A)以外的聚酰胺树脂(B),所述聚酰胺树脂(A)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前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前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己二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2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