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3151.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石垣卓也;柳泽光亮;中村大树;本间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27/14 | 分类号: | B23B27/14;B23C5/16;B23B51/00;C23C16/34;C23C1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刁兴利;康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切削 工具 | ||
1.一种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其在工具基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硬质包覆层,所述表面包覆切削工具的特征在于,
a.所述硬质包覆层为如下层叠结构:分别在工具表面侧具有一层TiAlCN层α,且在所述工具基体侧具有一层TiAlCN层β,所述TiAlCN层α包含70面积%以上的具有纤锌矿型六方晶结构的Ti和Al的复合氮化物或复合碳氮化物的晶粒,所述TiAlCN层β包含70面积%以上的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的Ti和Al的复合氮化物或复合碳氮化物的晶粒,
b.在由组成式:(Ti(1-xα)Alxα)(CyαN(1-yα))表示所述TiAlCN层α的组成的情况下,Al在Ti与Al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xα和C在C与N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yα分别满足0.70≤xα≤0.95且0.000≤yα≤0.010,其中,xα、yα均为原子比,
c.在由组成式:(Ti(1-xβ)Alxβ)(CyβN(1-yβ))表示所述TiAlCN层β的组成的情况下,Al在Ti与Al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xβ和C在C与N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yβ分别满足0.65≤xβ≤0.95且0.000≤yβ≤0.010,其中,xβ、yβ均为原子比,
d.在将所述TiAlCN层α和所述TiAlCN层β的各平均层厚设为Lα、Lβ的情况下,满足0.5μm≤Lα≤10.0μm且1.0μm≤Lβ≤2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xα与所述xβ之差满足|xα―xβ|≤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TiAlCN层α与所述TiAlCN层β之间存在TiAlCN层γ,所述TiAlCN层γ至少包含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的Ti和Al的复合氮化物或复合碳氮化物的晶粒,
a.在由组成式:(Ti(1-xγ)Alxγ)(CyγN(1-yγ))表示所述TiAlCN层γ的组成的情况下,关于Al在Ti与Al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xγ和C在C与N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yγ,
xγ满足xα≤xγ≤xβ或xα≥xγ≥xβ,
yγ满足0.000≤yγ≤0.010,
其中,xγ、yγ均为原子比,
b.在将所述TiAlCN层γ的平均层厚设为Lγ的情况下,满足0.1μm≤Lγ≤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xα和所述xβ为xα≠xβ的情况下,在所述TiAlCN层α与所述TiAlCN层β之间存在TiAlCN层δ,所述TiAlCN层δ至少包含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的Ti和Al的复合氮化物或复合碳氮化物的晶粒,
a.关于所述TiAlCN层δ,
在由组成式:(Ti(1-xδL)AlxδL)(CyδLN(1-yδL))表示在所述TiAlCN层δ的层厚方向上进行二等分的所述工具基体侧的区域的组成的情况下,Al在Ti与Al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xδL和C在C与N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yδL,
并且,在由组成式:(Ti(1-xδH)AlxδH)(CyδHN(1-yδH))表示在所述TiAlCN层δ的层厚方向上进行二等分的所述工具表面侧的区域的组成的情况下,Al在Ti与Al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xδH和C在C与N的总量中所占的平均含有比例yδH,满足:
xα≤xδH<xδL≤xβ或xβ≤xδL<xδH≤xα,及
0.000≤yδL≤0.010且0.000≤yδH≤0.010,
其中,xδL、yδL、xδH、yδH均为原子比,
b.在将所述TiAlCN层δ的平均层厚设为Lδ的情况下,满足0.1μm≤Lδ≤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表面包覆切削工具的前刀面具有所述硬质包覆层,并在后刀面的表面具有所述TiAlCN层β,所述硬质包覆层包括所述TiAlCN层α与所述TiAlCN层β的层叠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31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元件安装基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可调节全身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