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挂物用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4839.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赤木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7/08 | 分类号: | B60R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春燕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内饰 部件 挂物用钩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紧凑且刚性优异,并且适于实现汽车用内饰部件整体的轻量化、部件数量削减、成本降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挂物用钩结构。汽车用内饰部件(1)的挂物用钩结构(3)具备:开设在汽车用内饰部件上的开口(4)、和设置在从开口稍微向外突出的位置上的钩(5),该钩,具备:在开口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钩挂部(50);从该钩挂部连接到开口的内侧上边部的形状的第一支撑部(51);和从钩挂部连接到开口的内侧下边部的形状的第二支撑部(52),并且,成为通过第一以及第二支撑部从开口的内侧上下两边部侧支撑钩挂部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用内饰部件中能够钩挂购物袋等的结构(以下称为“挂物用钩结构”),特别是紧凑且刚性优异,并且适于实现汽车用内饰部件整体的轻量化、部件数量的削减以及成本降低的挂物用钩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汽车用内饰部件例如在构成行李箱的内侧面的侧饰件上,采用挂物用钩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内饰部件(1)中的钩(4))。
图6中的(a)是以往的挂物用钩结构的说明图,同图中的(b)是同图中的(a)的D向视截面图。
参照图6中的(a)、(b),以往的挂物用钩结构30具备:开设在汽车用内饰部件1上的开口4、和设置在从开口稍微向外突出的位置上的钩5,钩5由在开口4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钩挂部50、和从该钩挂部50连接到开口4的内侧下边部的形状的支撑片54构成。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挂物用钩结构30中,例如如图7所示,在从支撑片54的前端到其根部的直线距离L1较长的情况下,在钩挂部50上钩挂购物袋等的情况下,应力集中在支撑片54的根部附近,支撑片54容易在根部附近弯折。
为解决上述不良情况(支撑片54的弯折),如图8中的(a)、(b)所示,以往通过采用使支撑片54整体为曲柄形状的结构(以下称为“以往的第一结构”),以提高支撑片54的刚性,并且除此之外,如图9中的(a)、(b)所示,通过采用将支撑片54的根部附近形成为较大的R形状的圆弧部的结构(以下称为“以往的第二结构”),构成为使集中于支撑片54的根部附近的应力分散。
然而,从图7和图8或图9的比较可知,在采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第一结构以及第二结构的情况下,因上述的曲柄形状、R形状,从支撑片54的根部附近到钩挂部50的前端的纵(上下)方向的直线距离尺寸为图9中的(a)、(b)中的H1+H2长度。另外,在由模具成型支撑片54、钩挂部50时,为配合其纵(上下)方向的直线距离尺寸,开口4的纵(上下)方向的长度尺寸也必须设定得较长,进而,由于R形状而导致支撑片54的根部附近的宽度扩大,因此与此相配合,开口4的横(宽度)方向的长度尺寸也必须设定得较长。由此,在以往的挂物用钩结构30中,在采用了上述的以往的第一以及第二结构的情况下,挂物用钩结构30整体必须成为大型的结构。
另外,在以往的挂物用钩结构30中,作为提高钩5整体的刚性的机构,考虑在钩5的背面配置托架那样的其他部件的结构(以下称为“其他部件设置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背衬钩13”)。但是,在该其他部件设置方式中,由于需要该其他部件、其他部件的安装所需的另外的其他部件,因此存在汽车用内饰部件整体的重量以及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导致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成本上升的问题。
现有的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743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且刚性优异,并且适于实现汽车用内饰部件整体的轻量化、部件数量的削减以及成本降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挂物用钩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西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河西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4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