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条切出装置、面类的制造装置及面类和速食面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103111.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永山嘉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食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1C11/24 | 分类号: | A21C11/24;A23L7/109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条 装置 制造 速食面 方法 | ||
提供一种在面条的制造方法中,在将面条(52a、52b)切断成一份餐单位时,能够抑制分量的偏差的面条切出装置及面条的制造装置。一实施方式的面条切出装置具备:一对切刀辊(10a、10b),具有以相互相向啮合的方式并列配置的多个环状槽部(12a、12b);刮刀(20a、20b),具有沿着切刀辊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部(24a、24b)和在板状部的长边沿与长边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突起部(22a、22b),多个突起部分别与切刀辊的多个环状槽部的对应的一个卡合,将位于多个环状槽部的面条从切刀辊剥离;以及梳齿板(30a、30b),具有沿着切刀辊的长度方向与多个环状槽部的中心对齐地配置的多个突起部(32a、32b),梳齿板的多个突起部相对于切刀辊的多个环状槽部每隔一个环状槽部地配置,且在面条与切刀辊以及刮刀的多个突起部不接触的位置与面条接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面条切出装置、包括面条切出装置的面类的制造装置及使用面条切出装置的面类和速食面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中餐面、乌冬面、意大利面等面类的机械制面包括以下的工序,即,例如使将小麦粉、淀粉等主原料与水、食盐、碱水等副原料混炼而得到的混炼物(也称为“生面团”)通过压延辊而形成片状的粗面带,利用复合机重叠两片粗面带,通过下一个压延辊而减薄至规定的厚度而得到面带,使用具备具有多个环状槽部的一对切刀辊的面条切出装置,将上述面带切断及分离成多根面条。面带被送入一对切刀辊之间,由多个环状槽部切断成多根面条。切断后,进入环状槽部的面条通过具有与切刀辊的多个环状槽部卡合的多个突起部的刮刀,从各个切刀辊的环状槽部被取出。被取出的面条形成从一方(例如上侧)的切刀辊取出的面条束和从另一方(例如下侧)的切刀辊取出的面条束。两个面条束的面条直接落下到配置在面条切出装置的正下方的输送机上,或者被引导件暂时接受,在通过引导件的期间在铅垂方向上起皱成波状后,从引导件的出口转移到输送机上。然后,面条经过例如蒸煮、切断成一份餐单位、干燥等工序,成为面制品。
将面条切断成一份餐单位时,在分量低于制品规格的下限值的情况下会成为制品不良,因此,使每一份餐的分量一致是重要的。例如,若分量的偏差(标准偏差)大,则为了不低于制品规格的下限值,需要增大制品规格的中值,生产效率降低,面条制品的制造成本上升。因此,尝试抑制分量的偏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48-056876号公报)记载了“蒸煮面类的连续制造装置,其构成为使具有比面条切刀辊4、4的切出速度缓慢的输送速度的金属丝网输送机6通过蒸煮箱8,接着该输送机6设置蒸煮面条拉出输送机10,使该输送机10的输送速度与上述切出速度加上蒸煮面条5的膨胀后的速度大致一致,在该输送机的终端部设置定量切断装置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084896号公报)记载了“一种解开面条的方法,在制造袋装速食面类或生面类时,具备将经过蒸煮工序的面条在拉伸输送机上拉伸,将该拉伸后的面条一份餐一份餐地切割并投入到模板输送机的框内,将其解开而整形的工序,其中,在拉伸蒸煮后的面条时,从旋转或左右倾斜振动的喷嘴向面条倾斜地吹送压缩空气而将面条解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48-0568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0848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将面条切断成一份餐单位时,以减少一份餐单位的分量的偏差为目的,在采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那样的拉伸面条的工序的情况下,由于制造线变长,所以制造设备的配置受到制约。此外,蒸煮工序中α化了的面条表面具有粘性,面条之间容易相互粘连,故而通常在面条的拉伸工序即将开始之前或中途将疏松液散布在面条上。因此,从生产效率的观点来看,以往以来,不采用拉伸工序而是将由面条切出装置切出的面条束对折或重叠成两段。在将面条束对折或重叠成两段的情况下,由于没有面条的拉伸工序,所以依然存在着分量的偏差大这样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食品株式会社,未经三洋食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103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