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茸后加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0102.9 | 申请日: | 2020-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改丽 |
主分类号: | A23N12/06 | 分类号: | A23N12/06;A23N15/00;A23N15/04;A23N15/02;A23B7/148;B07B1/22;B07B1/46;B65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茸后 加工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茸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松茸后加工处理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茸后加工处理装置。一种松茸后加工处理装置,包括主框架,操控屏,固定底脚,顶框,L形座,中部固定板,筛选脱水机构,刮皮切根机构和真空封存机构;主框架左端底部设置有操控屏;主框架底端设置有固定底脚;主框架右上方设置有顶框;主框架顶端左中部设置有L形座;主框架左侧设置有筛选脱水机构,并且筛选脱水机构顶端与顶框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精准分选菌株大小不同的松茸,高效旋转烘干小松茸,大松茸自动化削边切根,并及时性真空密封保鲜松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茸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松茸后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蕈、合菌、台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口蘑科,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的根部。四川、西藏、云南等青藏高原一带是我国松茸的主要产地,产量四川为首、品质西藏为佳、名气香格里拉最大。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7641832U针对已有的目前,松茸修剪加工,通常为人手筛选,这样劳动量大,增加劳动成本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松茸等级分选装置,其通过第三内侧圆环设于第二中部圆环内侧;盖板与右侧环板相配合,拉手与盖板相配合;传动装置设于装置本体左侧;控制开关设于固定框外边侧,与传动装置相连接的方式,克服了松茸修剪加工,通常为人手筛选,这样劳动量大,增加劳动成本的问题,但是其并未针对松茸进行清洗,在其分选之后留,并未针对不同菌株大小的松茸分别进行处理。
中国专利CN207643190U针对已有的人手多边侧削除,劳动成本低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松茸修剪装置,其通过削剪刀半圆环状,并且前端大于后端;削剪刀分别设于剪切本体前端左右两侧,并且平行于剪切本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茸修剪装置,通过伸缩杆与限距螺杆配合,可对不同大小松茸进行尾部削边的方式,克服了人手多边侧削除,劳动成本低的问题,但是其装置内部缺少自动化机械装置,仍需以大量人力操作,并且其并没有对于切削完成的松茸的处理装置。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可以对菌株大小不同的松茸进行自动化分选,并且可以机械削边,并针对分选出大小不同的松茸进行分别处理的松茸加工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分选出的不同菌株大小的松茸进行分别加工处理,无法对菌株较大的松茸进行机械化削边,无法对切削完成的松茸进行及时密封保鲜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分选出的不同菌株大小的松茸进行分别加工处理,无法对菌株较大的松茸进行机械化削边,无法对切削完成的松茸进行及时密封保鲜处理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茸后加工处理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松茸后加工处理装置,包括主框架,操控屏,固定底脚,顶框,L形座,中部固定板,筛选脱水机构,刮皮切根机构和真空封存机构;主框架左端底部设置有操控屏;主框架底端设置有固定底脚;主框架右上方设置有顶框;主框架顶端左中部设置有L形座;主框架左侧设置有筛选脱水机构,并且筛选脱水机构顶端与顶框相连接,而且筛选脱水机构中上部与L形座相连接;主框架内中部设置有刮皮切根机构,并且刮皮切根机构左端与筛选脱水机构相连接,而且刮皮切根机构顶端与顶框相连接;主框架内右侧设置有真空封存机构,并且真空封存机构左端底部与刮皮切根机构相连接,而且真空封存机构顶端和右端与顶框相连接;顶框内顶端中左侧设置有中部固定板,并且中部固定板左端底部与筛选脱水机构相连接,并且中部固定板右端与刮皮切根机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改丽,未经张改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