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诱发地震的干热岩热储层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0277.X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沈宝堂;张士川;李杨杨;张步初;杨维弘;许亚栋;柴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67;E21B43/30;E21B7/04;E21B33/13;F24T10/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诱发 地震 干热岩热储层 改造 方法 | ||
1.一种防止诱发地震的干热岩热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分两个阶段对储热地层进行改造,第一阶段主要将靶区深度为H的地层等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实现上、下两个部分的分离;第二阶段采用水压致裂方法实现靶区储层改造,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干热岩开发地区相关资料选择注入井位置及注入井钻进方式,并根据热干岩靶区所处的深度H,完成注入井的钻取;
第二步:采用中半径定向钻井技术施工注入井至地热靶区停止钻井;
第三步:安装双封隔器注水压裂设备,检测封隔器、水管是否完好,并完成设备的调试;
第四步:分两个阶段对储热地层进行改造
第一阶段:将注水压裂设备送至注入井1/2H深度处实施第一阶段水压致裂,采用由水压控制器控制的正半弦式循环水压,经过多次循环打开裂隙通道后停止水压压裂,在此过程期间,通过混沙车不断向裂隙通道内泵入石英砂支撑剂,保证裂隙通道处于张开状态;
第二阶段:将注水压裂设备送至干热岩靶区H处实施第二阶段水压致裂,采用由水压控制器控制的正半弦式循环水压,经过多次循环打开裂隙通道后停止水压压裂,在此过程期间,通过混沙车不断向裂隙通道内泵入石英砂支撑剂,保证裂隙通道处于张开状态;
要求第二阶段最大水压p2大于第一阶段最大水压p1,第二阶段裂隙通道要长于第一阶段裂隙通道,以防止采热过程中高温水蒸气通过第一裂隙通道出现回流现象,两个阶段的最大水压均小于直接采用固定水压一次打开深度为H的储热层裂隙通道水压p0,且p0=p1+p2;
第五步:首先根据压裂监测设备完成生产井方位的选择,然后根据第二阶段的压裂速度及压裂周期选择生产井的位置,施工生产井至与注入井相同深度位置,停止钻井;
第六步:在生产井、注入井与第二阶段的裂隙通道的连接处实施注浆加固技术,保证连接口处保持张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诱发地震的干热岩热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一个循环周期均为0.5天,一个循环周期完成的压裂深度均为2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诱发地震的干热岩热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段完成100个压裂循环,第二阶段完成101个压裂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2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