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螺旋密封剂机构的EME保护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0529.9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塞安·奥芬格;巴特·斯特文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1/00 | 分类号: | F16B41/00;F16B33/00;H0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瞿艺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螺旋 密封剂 机构 eme 保护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具有螺旋密封剂机构的EME保护盖系统。一种用于围封延伸穿过结构的金属紧固件的容纳盖组件包括内盖和外盖,该内盖具有从内盖的外表面延伸的突出部,该外盖包括限定开口的第一端部并包括在外盖内限定与开口连通的第一空间的内表面。开口的尺寸和由外盖的内表面限定的第一空间的尺寸各自大于由内盖的外表面限定的尺寸,使得当将内盖定位在外盖内时,在外盖和内盖之间限定第二空间。外盖的狭槽在第一曲线方向上延伸,使得定位在狭槽内的突出部随着内盖移动到外盖中而沿着第一曲线方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绝缘容纳装置,其使金属紧固件电绝缘以免在发生电磁效应(“EME”)或雷击事件时将电流或火花传递到金属紧固件的附近地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与密封剂结合使用的盖组件。
背景技术
在制造组件(诸如像飞机)中,盖组件用于围封延伸穿过正在制造的组件的结构的金属紧固件。通过使金属紧固件绝缘以免在发生电磁效应(“EME”)或雷击事件时将来自金属紧固件的任何电流或电火花传递到所制造的组件(诸如飞机)内的附近地区,用盖组件围封金属紧固件保护了其中定位有金属紧固件的附近地区。
在安装盖组件以使金属紧固件电绝缘时,用未固化密封剂填充盖组件,并且然后将盖组件放置在金属紧固件上方。当盖组件安装在金属紧固件上方时,未固化密封剂趋于膨胀。未固化密封剂的膨胀趋于将盖组件从结构的表面抬起,金属紧固件延伸穿过该结构并且盖组件邻接该结构以围封金属紧固件。重新安装已经历被抬起的盖组件以围封金属紧固件。重新安装增加了在制造组件(诸如飞机)中提供金属紧固件的电绝缘的成本。
此外,密封剂可由高密度材料构成,并且由于用这种高密度材料填充盖组件的内部体积,因此向所制造的组件(诸如飞机)增加了额外的重量。飞机的额外重量可导致增加飞机的操作成本。
需要这样一种盖组件,其将提供金属紧固件的电绝缘并将避免由于用未固化密封剂填充盖组件的内部体积而向飞机增加不必要的额外重量。还需要提供一种盖组件,其中未固化密封剂的膨胀将对安装在结构上的盖组件具有最小的抬起作用或没有抬起作用。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围封延伸穿过结构的金属紧固件的容纳盖组件(containmentcapassembly),该容纳盖组件包括内盖,该内盖具有从内盖的外表面延伸的突出部。容纳盖组件进一步包括具有侧壁的外盖,该侧壁具有限定开口的第一端部和限定第一空间的内表面,其中开口与第一空间连通。开口的尺寸和由外盖的内表面限定的第一空间的尺寸各自大于由内盖的外表面限定的尺寸,使得当将内盖定位在外盖内时,在外盖的侧壁的内表面和内盖的外表面之间限定第二空间。由外盖的内表面限定的狭槽沿着内表面相对于第一端部在第一曲线方向上远离外盖的第一端部延伸,其中当突出部定位在狭槽内并且内盖移动到外盖中时,突出部在第一狭槽内在第一曲线方向上移动。
一种用于用容纳盖组件围封延伸穿过结构的金属紧固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未固化密封剂定位到外盖中,其中外盖包括侧壁,该侧壁具有限定第一空间的内表面和限定开口的第一端部,其中开口与第一空间连通。开口的尺寸和由外盖的内表面限定的第一空间的尺寸各自大于由内盖的外表面限定的尺寸,使得当将内盖定位在外盖内时,在外盖的内表面和内盖的外表面之间限定第二空间。由外盖的内表面限定的狭槽沿着内表面相对于第一端部在第一曲线方向上远离第一端部延伸。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内盖定位在从结构延伸的金属紧固件上方,其中内盖包括从内盖的外表面延伸的突出部;以及将内盖插入到外盖中,其中突出部由狭槽接收,这包括使突出部沿着狭槽在第一曲线方向上移动;并且使定位在第二空间内的未固化密封剂移位。
已讨论的特点、功能和优点可在各种示例中独立地实现,或者可在仍另外的示例中结合,参考以下描述和附图可看出其进一步的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盖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其中盖组件的内盖围封金属紧固件;
图2是图1的容纳盖组件的分解视图和盖组件的外盖的底部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