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弱羽管键琴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1134.0 | 申请日: | 2020-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健 |
主分类号: | G10C1/00 | 分类号: | G10C1/00;G10C3/00;G10C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弱 羽管键琴 | ||
本发明的强弱羽管键琴具有:外部框架结构、拨弦机和制音器系统。所述拨弦机包括拨子、配重物、支撑部件、联动部件和限位部件。所述的强弱羽管键琴既能自由控制发音的强弱力度,又保持了羽管键琴特有的拨弦音色,也可以演奏出延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乐器,特别是羽管键琴,具体为一种能够自由演奏强弱力度的羽管键琴。
背景技术
羽管键琴是一种古老的键盘弦乐器,在演奏者按动琴键时,由琴键末端支架上的羽管或其他材质拨子拨动琴弦发音。羽管键琴声音的强弱力度不能像钢琴一样通过手指按键的力量大小来自由控制、随时变化,只能靠音栓调节一组键盘的整体强弱,或通过演奏重复音、装饰音、分解和弦等技巧达到类似强弱力度的听觉效果。
为了让羽管键琴能够演奏强弱力度,意大利制琴师克里斯托弗里于1709年,在羽管键琴的框架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做出的新乐器用一套击弦机构代替了拨弦装置,采用弦槌击弦的方式发音,使演奏者可以通过按键力度轻松控制琴的音量强弱。由于弦槌击弦发音的原理已完全不同于羽管键琴的拨弦结构,所以虽然克里斯托弗里当时将这件新乐器命名为“能够演奏强弱的羽管键琴”(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但之后它却被称为“钢琴”。
因而,现有的采用拨弦装置发音的羽管键琴仍然不能实现自由演奏强弱力度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管键琴,该羽管键琴能够不借助其他辅助能源(如电能),仅由演奏者手指的力量自由控制羽管键琴发音音量的强弱。
本公开的强弱羽管键琴具有传统羽管键琴的外形和框架结构,采用全新的拨弦机和制音器系统代替传统羽管键琴原有的拨弦装置。
拨弦机采用硬质拨子联动配重物的结构代替传统羽管键琴的原来软质拨子。拨子拨动琴弦时,自身不发生形变,而是绕旋转轴旋转。并经由机械部件传动,带动配重物从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依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即拨子拨弦的力(F)等于配重物质量(m)与拨子加速度(a)的乘积。由于琴键的杠杆作用,拨子拨弦速度与手指按键速度成正比例,且不按键时琴键初速为零,所以拨子拨弦的力与琴键运动的加速度成正比例。因而,可以通过手指按动琴键的快慢速度来控制拨子拨弦力的大小,从而自由控制琴弦发音音量的强弱。
制音器系统包括位于琴键后部的制音器和与之相连的延音踏板,可以通过脚踩踏板带动制音器离开琴弦,可以达到延音效果。
传统羽管键琴不能自由演奏强弱力度且没有延音效果,不再普遍流行,而被称为一种古钢琴,学名为“拨弦古钢琴”。本发明既能达到像钢琴一样自由控制强弱力度的演奏效果,又采用了拨弦的方式、保留了羽管键琴特有的拨弦音色,同时还可以演奏出像钢琴一样的延音效果。从这个角度讲,本发明也可以称为“拨弦钢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强弱羽管键琴外观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琴体内部拨弦机和制音器的斜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拨弦机和制音器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包含平衡配重杆的拨弦机和制音器结构的右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拨弦机部件——拨架的斜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拨弦机部件——拨子斜的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拨弦机部件——联动器的斜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拨弦机部件——钩杆的斜视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拨弦机部件——平衡配重杆的斜视图。
图10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琴键运动到最下方瞬间时,拨弦机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健,未经董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1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