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鲤冠状病毒HL39的RT-LAMP检测引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1470.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宇;郑剑;王振华;曾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关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状病毒 hl39 rt lamp 检测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病毒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鲤冠状病毒HL39的RT‑LAMP检测引物及应用。本发明是针对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988的鲤冠状病毒HL39设计的RT‑LAMP检测引物,包括外引物F3和B3、内引物FIP和BIP。利用该引物制备的试剂盒,在检测鲤冠状病毒时具有简便、快速、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特点,仅需一个水浴锅或金属浴,2小时内即可准确检测出样品中的鲤冠状病毒HL39(CyNV‑HL39),非常适用于CyNV‑HL39的现场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毒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鲤冠状病毒HL39的RT-LAMP检测引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于1996年首次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 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提出,该目病毒宿主广泛,可引起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虾等水生动物多种重大疾病。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是一类线形单股正链RNA病毒,最早于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1]。1975年,国际病毒命名和分类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由冠状病毒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出现病例,病死率超过10%。2012年,中东地区开始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病死率超过50%,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造成社会对冠状病毒的恐慌。因此,对冠状病毒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ICTV调整了套式病毒目的分类,新增了Abyssoviridae、Medioniviridae、Mono niviridae、Euroniviridae和Tobaniviridae等5个病毒科,其中在Tobaniviridae科下新增Onc otshavirus属。2017年,申请人发表了鲫冠状病毒的相关研究成果,目前鲤冠状病毒(Cypr inid Nidovirus,CyNV)尚无公开报道,更也无有效的检测方法。
申请人首次从鲤鱼病变组织中分离出一株鲤冠状病毒,针对该病毒,设计了RT-LAMP引物,从而实现鲤冠状病毒的快速、精确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鲤冠状病毒HL39的RT-LAMP检测引物,所述的引物为引物组:F3:5’-TGCCCACCAAGACGACTA-3’;B3:5’-TTTGCGCTAGCGCGATTC-3’;FIP:5’-CGTTCCAAACCGTCTTGGGTCAAGAGTGACGTAACTGCTACTG-3’和BIP:5’-ACTCACTTCTGCTCCTTGCGACGCAGAGTGTAAGAGGTTTTCCA-3’,所述病毒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98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鲤冠状病毒HL39的RT-LAMP检测引物的应用,利用该引物,可制备成鲤冠状病毒HL39的检测试剂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鲤冠状病毒HL39的RT-LAMP检测引物,所述的引物为引物组:F3:5’-TGCCCACCAAGACGACTA-3’;B3:5’-TTTGCGCTAGCGCGATTC-3’;FIP:5’-CGTTCCAA ACCGTCTTGGGTCAAGAGTGACGTAACTGCTACTG-3’和BIP:5’-ACTCACTTCTGCTCCTTGCGACGCAGAGTGTAAGAGGTTTTCCA-3’,所述病毒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988。
鲤冠状病毒HL39的RT-LAMP检测引物在制备成鲤冠状病毒HL39的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优选的,所述的鲤冠状病毒HL39的检测试剂盒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关技术中心,未经武汉海关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1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