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工具的吸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2436.X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吉兼圣展;森启多;町田吉隆;小林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3B45/16 | 分类号: | B23B45/16;B23Q11/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张丰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工具 吸尘 系统 | ||
本发明进行与动力工具和/或者吸尘附件的状态对应的适当的控制。在包括冲击钻(1)、与冲击钻(1)连接的吸尘附件(40)、和吸尘控制器(44)的冲击钻(1)的吸尘系统(S)中,吸尘控制器(44)根据包括安装于冲击钻(1)的钻头(B)的冲击钻(1)和/或者吸尘附件(40)的规格对冲击钻(1)和/或者吸尘附件(40)的工作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钻、冲击钻等动力工具连接吸尘附件而成的动力工具的吸尘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在电钻、冲击钻等动力工具安装有对在穿孔作业等时从被加工件产生的粉尘进行吸尘并存积的吸尘附件而形成吸尘系统。在该吸尘系统中,若通过设置于吸尘附件的吸尘马达的驱动而使吸尘风扇旋转,则从面对工具顶端的吸入口吸入包含粉尘的空气,且该包含粉尘的空气在吸尘附件内部的尘盒通过,从而能够使粉尘不飞散而由尘盒内部的过滤器捕捉并存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6939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吸尘系统中,无论钻头的作业内容、设置于吸尘附件的尘盒的容量、过滤器的性能等如何,吸尘马达仅以恒定的转速工作,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粉尘的产生量多的作业的情况下应付不了吸尘而使粉尘飞散,或者尘盒的容量较小而粉尘存积较多也没有注意到仍继续使用,或者在没有安装尘盒、过滤器的状态下进行作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与动力工具和/或者吸尘附件的状态对应的适当的控制的吸尘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动力工具的吸尘系统,其包括:动力工具、与该动力工具连接的吸尘附件、以及对系统的工作进行控制的系统控制单元,
上述动力工具的吸尘系统的特征在于,系统控制单元根据包括安装于动力工具的顶端工具的动力工具和/或者吸尘附件的规格,对动力工具和/或者吸尘附件的工作进行控制。
对于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而言,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吸尘附件具备:存积粉尘的尘盒和用于向尘盒吸尘的吸尘马达,系统控制单元根据构成规格的尘盒的容量对尘盒所涉及的维护时期进行管理。
对于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而言,在技术方案2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系统控制单元根据构成规格的针对尘盒有无去尘机构,对维护时期进行管理。
对于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而言,在技术方案2或者3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系统控制单元根据构成规格的设置于尘盒的过滤器的性能对吸尘马达的转速进行控制。
对于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而言,在技术方案2~4任一个结构中,其特征在于,系统控制单元通过设置于尘盒的凸部的数量和/或者高度的检测来辨别规格。
对于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而言,在技术方案4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在未安装尘盒和/或者过滤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不使吸尘马达工作。
对于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而言,在技术方案2~5中任一个结构中,其特征在于,系统控制单元根据构成规格的顶端工具的种类对吸尘马达的转速进行控制。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根据动力工具和/或者吸尘附件的规格对系统的工作进行控制,所以能够实现与动力工具和/或者吸尘附件的状态对应的适当的控制。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的效果之外,还由于根据构成规格的尘盒的容量对尘盒所涉及的维护时期进行管理,所以能够在适当的时刻进行去尘、粉尘的废弃之类的维护。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2的效果之外,若根据有无去尘机构对维护时期进行管理,则在存在去尘机构的情况下在较早的时刻进行催促其工作的报告,从而能够将本来的维护的时期设定得较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4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尘系统
- 下一篇:聚合物、包括其的组合物及制造集成电路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