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水下搜救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2509.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石庆国;周学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0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1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水下 搜救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包括环形的框架,所述框架内部固定安装浮力调节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框架的外部呈环形阵列布置不少于三组的观测机构,所述框架底部设置机械臂装配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推进器和辅助推进器,所述主推进器的轴线与框架的轴线重叠,所述辅助推进器呈环形阵列布置在框架的外圆周,所述辅助推进器的轴线与框架的外圆周切线平行;本智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具有较强的水下机动性能,并且能够通过多组机器人快速结合的方式提供较大的起吊力,有助于快速在水下完成覆盖物的起吊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搜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水下搜救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进行水下救援,如沉船事故中,需要及时对水下人员进行打捞,打捞前需要对压在上边的杂物进行起吊,传统的起吊多采用水面起吊设备,其设备体积较大,运行较复杂,不适合在狭窄区域作业,而且运载过程较为麻烦,机动性较差,不能满足快速救援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一种小型的水下搜救机器人,有较小的框架携带推进器和观测机构进行水下搜救,但由于其自身的推进器功率较小,无法进行水下起重,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体型小巧,水下机动性强,且能产生较大起吊力的水下救援机器人,对沉船事故中的沉船件进行快速起吊,从而快速将内部压埋人员救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具有较强的水下机动性能,并且能够通过多组机器人快速结合的方式提供较大的起吊力,有助于快速在水下完成覆盖物的起吊作业,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包括环形的框架,所述框架内部固定安装浮力调节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框架的外部呈环形阵列布置不少于三组的观测机构,所述框架底部设置机械臂装配座;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推进器和辅助推进器,所述主推进器的轴线与框架的轴线重叠,所述辅助推进器呈环形阵列布置在框架的外圆周,所述辅助推进器的轴线与框架的外圆周切线平行;
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表面分别呈环形阵列布置不少于三组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表面垂直设置连接柱和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侧壁设置滑道,所述滑道与装配槽的轴线垂直,所述滑道内滑动安装限位销,所述连接柱的侧壁表面与限位销对应位置设置竖直的限位槽,当两个连接头连接时,其中一个连接头的连接柱插入另一个连接头的装配槽内,且此时,其中一个连接头的限位销插入另一个连接头连接柱的限位槽内;当两个连接头解除连接后,限位销从限位槽内脱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销与连接头本体之间设置有与其自身轴线重合的弹簧,所述限位销远离装配槽的一端设置楔形块,所述连接头本体内部设置竖直滑动的楔形顶块,所述楔形顶块的楔形面与限位销端部的楔形块接触安装,所述楔形顶块的下方设置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部分同轴固定设置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圆周面与楔形顶块的下端面接触安装,所述连接头内部滑动设置与棘轮啮合的齿条,所述装配槽的底部设置竖直运动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与装配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同轴的弹簧,所述按压件的底部与齿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柔性传动轴,所述连接头本体内部设置滑轨,所述齿条与滑轨滑动安装,所述滑轨背离齿条的一侧与连接头本体之间设置弹性垫,当楔形顶块的底端与偏心轮的远轴点接触时,楔形顶块向上运动至最高位,推动限位销滑出滑道,当楔形顶块的底端与偏心轮的近轴点接触时,楔形顶块向下运动至最低位,限位销在弹簧作用下滑入滑道内部,当按压件被按压时,通过柔性传动轴传动,带动齿条沿长度方向滑动,与棘轮啮合,带动棘轮正向转动,当按压件按压被解除后,按压件复位,通过柔性传动轴拉扯齿条反向滑动,此时棘轮受棘轮机构内部棘爪限位,迫使弹性垫被压缩,滑轨和齿条向后退避,齿条反向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完全插入对按压件的按压长度等于棘轮圆周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牛奶外泌体的靶向载药体系
- 下一篇:一种铅熔炼炉放铅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