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2745.7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凯;艾海昆;张灵芳;李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第三代 核电 冷却剂 泵泵壳仿形 锻造 阶梯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冷却剂泵泵壳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包括钳把,钳把的右侧设有第一轴体,第一轴体的右侧设有圆锥区,圆锥区的右侧设有第二轴体,所述钳把和第一轴体的前后两侧设有对削平面。本发明适用于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采用直径1130mm和直径500mm的非等直径阶梯轴形式,可以实现泵壳内腔和直管嘴内孔不同截面的仿形,并且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之间设计有圆锥区,可以降低阶梯芯棒在冲压成型时所受压力,使其匹配现有万吨压机的设备能力,并可以避免阶梯芯棒在冲压成型时对坯料形成剪切,使坯料主要承受挤压,以此完成直管嘴部分的成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剂泵泵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及应用。
背景技术
泵壳为半封闭式空心壳体,外形为圆形或接近椭圆形,并带有管嘴,形状并不规则,因此锻制该型锻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之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锻造方案多采用无孔整体锻造的方案,没有对泵壳内腔和直管嘴内孔与外形进行仿形,具有钢锭利用率低,加工周期长的特点。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原有整体成形方案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泵壳内腔、直管嘴内孔和外形进行仿形也将成为后续泵壳生产的趋势。仿形锻造对工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及应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包括钳把,钳把的右侧设有第一轴体,第一轴体的右侧设有圆锥区,圆锥区的右侧设有第二轴体,所述钳把和第一轴体的前后两侧设有对削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为500mm,第二轴体的长度为80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轴体的外部设有1°拔模斜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锥区的单边锥角为5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体的直径为113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体的外部设有1°拔模斜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体与圆锥区的总长为170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削平面带有1°拔模斜度,长度为105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钳把的直径为1130mm,钳把无拔模斜度。
本发明所述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作为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过程中的仿形模具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本发明适用于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采用直径1130mm和直径500mm的非等直径阶梯轴形式,可以实现泵壳内腔和直管嘴内孔不同截面的仿形,并且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之间设计有圆锥区,可以降低阶梯芯棒在冲压成型时所受压力,使其匹配现有万吨压机的设备能力,并可以避免阶梯芯棒在冲压成型时对坯料形成剪切,使坯料主要承受挤压,以此完成直管嘴部分的成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用阶梯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