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铁轨用螺纹套管防毛刺的方法及防毛刺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2756.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海;邱奕;朱志勇;邓娇;宋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L1/0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铁轨 螺纹 套管 毛刺 方法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铁轨用螺纹套管防毛刺的方法,其采用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具有螺纹芯的螺纹芯子;在前模和后模相对的一面分别有前注塑槽和后注塑槽,当前模和后模合模时,前注塑槽和后注塑槽合成注塑螺纹套管的注塑腔;螺纹芯轴向置于注塑腔内;制作能够在注塑模具中拆装的管口镶嵌件和管底镶嵌件,管口镶嵌件的内形面和管底镶嵌件的注塑面分别与套管管口外形面和套管管底管底端面相吻合;在镶嵌部件安装之前,先对管口镶嵌件的内形面和管底镶嵌件的注塑面磨削加工,再将管口镶嵌件和管底镶嵌件安装到注塑模具中。其优点在于:能保证注塑套管管口外形面和管底管底端面光洁无毛刺,且镶嵌件能够更换,从而降低模具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铁轨用螺纹套管防毛刺的方法及防毛刺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制品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会随着生产的进行,在模具分型面,合模位置、进浇口位置产生一定的倒刺、披锋、毛边等,不仅影响产品的整体美观,更重要的是会严重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过去往往采用模具修模降面、或者人工进行去取毛刺等方式进行处理,这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需要支付较大的经济代价。一般来说,一副新的模具在初期使用时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形,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模具分型面,合模位置、进浇口位置会因反复碰擦或受压不均匀而产生磨痕甚至缺损,导致注塑时熔融态的注塑料在上述部位沿磨痕和缺损面浸溢,待冷却脱模后就会出现倒刺、披锋、毛边等。还有,由于注塑模具的前模(2)和后模(3)本身体积较大,且形面结构复杂,不便于对注塑腔内的重要部位进行磨削,在模具制作时就比较粗糙而留有细纹和微小的凹陷,这种细纹和凹陷在模具分型处极易产生毛刺和毛边。
基于应用要求上的差别,某些注塑产品的某些部位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述问题,不影响应用效果,但一些特定位置是绝不能允许有倒刺、披锋、毛边现象发生的。比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铁轨用螺纹套管,其管口外边面及管底外边面就要求很高,不能允许有倒刺、披锋、毛边等。但现有技术在生产这种螺纹套管时,其专用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常常在管口外边面及管底外边面发生倒刺、披锋、毛边等问题。这样的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对套管的打磨十分费力,其对模具的修复成本也非常高,严重时不得不废弃后更换新的模具,造成重大浪费。
因此,发明一种减少套管关键部位倒刺、披锋的方法及注塑模具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生产铁路用螺纹套管的专用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管口外边面及管底外边面发生倒刺、披锋、毛边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铁轨用螺纹套管防毛刺的方法,采用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具有螺纹芯的螺纹芯子;在前模和后模相对的一面分别有半圆形的前注塑槽和后注塑槽,当前模和后模合模时,前注塑槽和后注塑槽合成注塑螺纹套管的注塑腔;螺纹芯轴向置于注塑腔内;制作能够在注塑模具中拆装的管口镶嵌件和管底镶嵌件,管口镶嵌件的内形面和管底镶嵌件的注塑面分别与套管管口外形面和套管管底管底端面相吻合;在将管口镶嵌件和管底镶嵌件在安装到注塑模具中之前,先对管口镶嵌件的内形面和管底镶嵌件的注塑面进行磨削加工,再将管口镶嵌件和管底镶嵌件安装到注塑模具中,注塑时,利用进行磨削加工后的管口镶嵌件的内形面和管底镶嵌件注塑面防止注塑套管管口外形面和管底管底端面出现毛刺。
进一步地,所述将管口镶嵌件和管底镶嵌件安装到注塑模具中的步骤:
1)、等分注塑腔:使分别位于前模和后模上的前注塑槽和后注塑槽的截面弧度均为180度;
2)、等分镶嵌件:将管口镶嵌件分为相等的前半管口镶嵌件和后半管口镶嵌件;将管底镶嵌件分为相等的前半管底镶嵌件和后半管底镶嵌件;
3)、预留镶嵌位:在步骤1)所述的前注塑槽和后注塑槽上部分别预留前半管口镶嵌位和后半管口镶嵌位,在前注塑槽和后注塑槽底部分别预留前半管底镶嵌位和后半管底镶嵌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