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射式二氧化氯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2789.X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杰;黄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纯阳润森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射式二 氧化 发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环保节能,能够有效提高反应效率的水射式二氧化氯发生器。该水射式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反应箱、稳定态二氧化氯原液储罐、活化剂储罐、水射真空机组、泵体以及反应槽。采用该水射式二氧化氯发生器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反应效率;同时在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因此能够保证未进行充分的原料,在反应箱底部能够进行充分反应,从而既保证了反应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充分反应;并且该装置只是通过一个反应箱即可实现反应,生产二氧化氯,因此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控制;该水射式二氧化氯发生器采用稳定态的二氧化氯和活化剂得到二氧化氯消毒溶液,因此环保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装置,尤其是一种水射式二氧化氯发生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稳定性二氧化氧有两类剂型。一类是将其制成2%-8%稳定性二氧化氮溶液,主要由二氧化氯前体物质l以亚氧酸根离子形式存在CLO2-和活化剂组成,临用前将二者混合,活化产生二氧化氯。
另一类剂型是稳定性二氧化氧固体,二氧化氧前体物质和活化剂均为固体,临用前二者加水混合亦能活化产生二氧化氧。这种剂型使用方便,运输、贮存安全。稳定型二氧化氯关键是找到高效的活化剂,才能充分发挥药剂的功能,降低使用成本。
也可以采用亚亚氯酸钠(NaCLO2)与柠檬酸(C6H8O7)反应生成,目前的二氧化氯的制取设备各有特点。
现有的二氧化氯发生器通常是直接将柠檬酸和亚氯酸钠分别加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然后在反应釜的外部设置加热水箱,使反应釜内保持化学反应所需的合适的、稳定的温度。但是现有二氧化氯发生器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加热水箱的热量容易被外部环境消耗,使反应釜内的温度降低化学反应不完全,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同时反应釜内的温度不能够控制,因而不能人为的改变反应温度,且当柠檬酸与亚氯酸钠一同进入反应釜,不能充分混合。现有技术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不能将液体进入反应釜进行缓冲混合,不能高效控制温度。
如中国专利文献专利号ZL 201711235586.X一种高纯度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第三原料罐、一级反应罐、二级反应罐和三级反应罐;一级反应罐设置在二级反应罐内,一级反应罐的上部设置有一级出气口和一级排液口,一级反应罐分别通过一级进料管路和二级进料管路与第一原料罐和第二原料罐连接;二级反应罐与三级反应罐连接,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三级反应罐与第三原料罐之间连接有第三原料管路;二级反应罐和三级反应罐的底端均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二级反应罐和三级反应罐的上端出气口均与二氧化氯出气管连接。该发生器通过多级反应,使原料反应彻底,减少浪费,并且能够得到高纯度二氧化氯气体。
上述装置需要经过多个反应罐,整个工艺流程复杂,需要控制的变量较多,因此工艺复杂,不便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环保节能,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反应效率的水射式二氧化氯发生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射式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内腔上方设置有稳定态二氧化氯原液储罐以及活化剂储罐;
所述稳定态二氧化氯原液储罐上端设置有穿过反应箱顶部的入液管;所述活化剂储罐上端设置有穿过反应箱顶部的加液管;
所述反应箱的内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稳定态二氧化氯原液储罐以及活化剂储罐的下方;
所述反应箱内设置有顶部密封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下端穿过隔板;
所述反应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反应槽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反应箱内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反应槽安装座上设置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反应箱底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纯阳润森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纯阳润森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